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65部分

營一年半載,半壁江山已去的金國,將成為大秦將領們奪取戰功的獵場,不得不說,沒出完顏和尚預料,野心勃勃,而又偏愛於行險的他,終是一步踏入了人家早已預設好了戰場,在河東戰局上,開始居於劣勢了。

不一日,大軍已到榆次,會合木華黎,王勝保等人,並不在榆次停留,隨即拔營,進兵太原,在進兵速度上,卻是有些出乎完顏和尚的預料,孫文晉撤兵北退不到兩日工夫,秦軍便已蜂擁而來,近二百年,太原雄城之下,第一次出現了真正的漢人軍旅的身影……

大秦咸寧七年九月,趙石率軍進至太原城下。

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蕃巨鎮,非賢莫居,經歷代修繕,御北方胡人南下,真鼻的天下堅城,北地第一雄城,唐時,更與長安,洛陽,分列天下三都,王者之居所,霸業之根基。

及至唐末,再到遼金,這裡戰亂紛呈,太原古都,也是幾易其手,然北地名城,非是幸至,到得太原城下,趙石率眾將登高望去,只一眼,眾將便失了強攻此處的信心,城牆高聳,幾幹雲霓,城桓林立,牆厚池深,汾州與之相比,不啻於孩童,也只有大秦京師長安,可與之比擬,如此堅城,立於群山環繞之間,更有汾水繞城而過,眾將根本無法想象,強攻如此堅城,將付出怎樣的代價,才能破開城桓。

秦軍漫山遍野而來,開始在城下修建營寨,但與此堅城丬相比,卻根本沒有一點震撼的效果,城頭之上,金人旗幟飄揚,守卒林立,有人在城頭往下觀瞧,指指點點,不見一點慌亂,趙石當時心中便是一驚。

隨後立即迴轉中軍,聚眾議事,氣氛之凝重,讓趙石心中更生了幾分不安,北地雄城,果然名不虛傳,若無內亂,率兵強攻,定不能輕拔,但若無內亂……想到這個,趙石眼角抽動了一下,難道真是個圈套不成?

到了第二日,探報紛紛傳來,太原知府孫文晉率兵退守曲陽,按兵不動,長順軍守盂縣,也是嚴陣以待,還有三萬餘漢軍,打著慶榮軍的旗號,陳於懸甕山山麓,隱指大軍後路,到了此時,趙石已然心驚到了極處,金兵各部,看似毫無關聯,但卻隱隱張開了一個口袋,將太原套在其中,這意味著什麼?只是想想趙石便只不寒而慄……

諸事繁雜資訊不便,又多了幾分心急,失了以往的謹慎,輕易帶兵北來,照如今情勢看來,這太原城下,當真已成了麼險之地,一個不好便是全軍覆沒之局,至於完顏和尚死訊,得了這些探報,又觀太原城情勢,若真是假的……後果實在不堪設想。

不過越是這等時候越是不能慌亂,這個道理,趙石明白的很,一載積聚,手握十餘萬大軍,糧草無憂想要整個吞掉……

想到這裡,趙石冷笑了一聲,好大的胃口不過心中也暗自慶幸,征戰這許多年卻還沒有變得遲鈍且臨戰經驗非是當年可比了,戰爭嗅覺更是敏銳,若再晚上幾天,不定便要咬牙強攻一番,看看太原城的成色到底如何,若真要到了那個時候,在太原城下碰得頭破血流,再要被幾路大軍圍困在這方寸之地,真真是不敢想象,那時到底該是怎樣一番情形。

既然已經察覺出了兇險,卻也不算晚,面上不動聲色,但當日,趙石便將木華黎,王勝保兩個騎軍大將召到中軍大帳,吩咐了一番,第二日,兩邊便率領萬餘騎軍,帶足乾糧飲水,脫了大軍營寨,繞過太原雄城,向北而去。

太原城頭,北風帶著寒意,刮過城頭,隱帶隸殺。

既然秦軍已經入甕,不需再隱藏行跡的太原留守,完顏和尚終於接過兵權,昭告城內諸軍百姓,安定太原城內軍心民意,只這個訊息傳出,以其聲望,又有古塔阿明等人為助力,不須半日,太原城內本有些慌亂的民心便已安穩如初,其他幾部駐守太原各門的漢軍,本來也人心躁動,但完顏和尚一旦露面,卻也一個個都沒了什麼動靜。

太原城多此,喜若磐石……

但讓完顏和尚有些不安的是,秦軍自從到了城下,便一直未有半點異動,別說率兵攻城了,自立下營寨之後,竟然連大隊人馬出營都看不到,讓人覺著有些詭異。

第三日頭上,終於得了稟報,秦軍出營,完顏和尚大喜,費了這許多功夫,斷不能讓城下秦軍安然離去的,若其自來攻城,那便最好,不成,也要圍其於太原城下,盡殲其軍飛,方能一吐心中惡氣。

而今聽聞秦軍終於出營,他如何能夠不喜?立即便與獨吉思忠兩人帶著眾將,登城觀瞧,秦人投炮犀利,這一戰,卻還要謹慎一些的好……所以明令城中諸軍善自躲避之餘,還在城頭以及城下,修了許多石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