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4部分

第六卷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百六十一章 草包

窈窕淑女,宛然如玉,如玉樓,這家樓子的名字起……”坐在上首的年輕人滿臉剛愎之色,雖說五官周正,長的卻也堪稱英俊,但看上去總是讓人有些不舒服的感覺,此時他搖頭晃腦的道了一句,身旁的幾個人聽罷,雖說臉上不動聲色,還都微微點頭,表示附和之意,但只要仔細看,卻是看出,這幾個人都是敷衍了事,有的還帶著些不耐。

上首的年輕人猶自不覺,見幾個人都不說話,卻還道了一句,“幾位仁兄可是覺著童川說的不對?童川在延州時,有家樓子起的名字實在是俗不可耐,叫什麼沾花樓,捉香品玉之事本是大雅,怎麼就成沾花惹草了呢?小弟一怒之下,便帶人去砸了他的招牌,那樓子的東家還謝我來著呢……”

其他幾個人這時都是哭笑不得,恨不能離這個土包子遠遠的才好,都是有些後悔,今日不該與會,李承乾城府深沉,官聲也是不錯,家裡怎麼出了這麼一個侄兒?

此時他們就在如玉樓的前廳大堂上,之前一陣鬧騰過後,為首的李清李童川就讓人在這裡擺了一張圓桌兒,叫了酒菜,家丁團團圍在左右,卻是擺足了架勢等人過來的。

李承乾老家乃是延州,雖說是地方大族,但李承乾的家境實在不怎麼樣,他十歲時便父母雙亡,乃是叔父將他收到府中,教他習文練武,將其養大成人,待他卻是好像比他那位堂兄還要好上三分,這等天高地厚之恩李承乾從未忘記過,他叔父家三代單傳,臨終更以家事託之,他怎會不盡心竭力。

尤其父家個獨苗,更是視如己出,隨著他仕途升遷,延州李家對他們這也是越來越看重,加上他延州一些舊部時常照撫,他叔父一家在延州儼然已是數的著地大戶人家了。

不過適得其反的是,這個兄的獨子李清自小就嬌生慣養,卻是成了地地道道的紈絝子,從小就招朋喚友,嘯聚鄉里,荒唐事沒少幹了。

之前李承乾部並不得意,也沒有其他的想頭,如今卻是不同了,皇上信重有加,又已主掌兵部,威權漸重,仕途之上春風得意,這時卻是起了心思要將堂兄一家接來京師安頓,還有就是堂兄體弱,自小便是走地文官路數,卻屢第不中,最終也沒博個一官半職,卻是將一腔的希望都寄託於兒子身上,已經數次託書於他,求他給兒子弄個官職,他自然也聽聞這個侄兒在延州很是有些胡鬧,心想不若接到京師,自己親手琢磨,就算不成,如今大秦正是用人之際,不論文武,在哪裡安插個閒職到也容易,總好過在延州蹉跎了。

如此,這位李少爺便出現在了京師。

今日到這如玉樓卻是邀而來的,其他四個年輕人都供職於兵部,也都是世家之子,聽聞主官侄兒來到京師,自然是要結交一番的。

四人地來歷都不一般。一個姓鄭。乃是京師鄭家地子弟。一個姓楊。不用說了。是楊家地人。一個姓種。一個姓李。京師五大門閥。這裡便聚齊了四姓。獨獨缺了折家地人。這也是因為最近折大將軍與趙石走地甚近。誰都知道。李承乾和趙石不睦。所以這個時候少了折家地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來著如玉樓部文案鄭遜地主意。此時這位向來溫文爾雅地風流公子卻是恨不能抽自己個嘴巴。李承乾這個侄兒真是讓人大開眼界。許是在延州橫行慣了。在眾人當中頤指氣使。不加掩飾之外。還鬧了這麼一出出來。趙石是那麼好惹地?一個寒家子。如今身居高位不說。就連他地好友折沐和楊勝那樣地人都被他收拾地老老實實。聚會之時連人家地都不敢說。就憑他李童川還上趕著去招惹。真是不知死活。活該被李大頭當槍使。看來事後得找楊勝折沐兩個轉n一下。別把自己也捲進去為好地。

“哦。看來童川兄在延州地威勢可不小啊……”其他兩人沒說話。那個臉上精瘦。腦袋卻一點也不小李姓地年輕人跟了一句。

鄭遜和種齊。還有楊靖不由都看了他一眼。李姓大族在京師有幾家。皇族不說。李敢當。李嚴蓄兄弟一族。李承乾一族嘛。底子太薄。勉強能算得上數。不過離真正地門閥卻差地遠了。而這個李渾李大頭卻是參知政事兼任戶部尚書李圃一族地子弟。兩個人都在琢磨。難道李圃和羽林左衛指揮使趙石之間還有什麼間隙不成。這個李大頭怎麼……

不過不管他們怎麼想。這一句正搔在李清地癢處。今日他一個尚書府地家人也沒帶。帶地都是從延州帶來地僕人家丁。想在這些京師地公子哥面前擺一下威風。也好在這些人面前站住腳。想法很樸實。在延州這麼辦也沒錯。但在京師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