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k
!
第八卷 繁華盡處是吾鄉第五百九十七章 提議
第八卷繁華盡處是吾鄉第五百九十七章提議
拼死碼出一章,不容易,請大家支援。
“趙柱國攜功而回,怎麼犒賞其功咱們兵部總得拿出個章程來的,這麼拖著也不是辦法,樞密院,禮部,甚至吏部,戶部都在催問,中書那裡到是沉得住氣,但想來也不會一直等下去的……”
成欒滿臉的無奈和疲憊,端起身旁矮几上的茶碗,不管冷熱,一口氣喝了個乾淨,自當今陛下登基以來,兵部就沒閒下來過,兩場大仗,旁的不說,就說鎮軍,禁軍再加上羽林軍等皇帝親軍,傷亡眾多,那可不是一萬兩萬,遍觀大秦各處軍旅,沒有收到重創的只剩下了西北延州鎮軍。
尤其是南邊的鎮軍,禁軍,加上團練,南邊州府現在空虛的一塌糊塗,而在蜀地走了一圈下來,團練傷亡過半,慶陽,平涼,秦鳳等處鎮軍禁軍也是傷亡慘重,撫卹少不了,之後補足缺額,恢復元氣又要費一番死力,現在兵部已經有人西夏羸弱,又與金國交戰正酣,西北慶陽,平涼等處或可緩之,又或可裁撤兵員,汰弱留強等等,此事誰也不敢輕下斷語,大秦和西夏交戰數十年,誰又能確定,西夏就不會趁大秦西北空虛之際,揮兵來犯?
其實還歸根到底還不是給將軍們要糧要餉要人鬧的?加上蜀中之戰雖已結束,但到底留多少人馬駐守,又要如何處置那些降順的蜀軍?本來這些事早些時候都有準備,但去歲一場大亂下來,兵部之前所擬各種措置就看起來全都漏洞重重,讓人無法信服了,也讓兵部許多人都撓破了頭皮,真可謂是宿夜難眠,殫精竭慮,人人上衙都是一副黑眼圈,也只能相視苦笑,不過一忙起來,就什麼又都忘了。
成巒本來還惦記著兵部右侍郎的位子,但現下卻再沒了想頭,兵部尚書李承乾沒能進得了樞密院,,段德升任兵部左侍郎也是遙遙無期,這兩位都是如此,他那點想頭又算得了什麼?
尤其是李嚴蓄驟然高升樞密副使,左侍郎的位子空是空出來了,但也就那麼空著,連尚書大人都在幹瞅著,沒絲毫的舉動,照成巒看來,這位子多數是給那位留著的。
心裡有些羨慕,但也沒什麼不服氣,想想也是,那位在外東征西討,開疆拓土,一個兵部左侍郎的位子恐怕還有些輕了,再說他和那人也還有些交情,那人來兵部任職,也不是壞事。
不過如今忙的腳打後腦勺一般,也想不了那麼多那麼遠了,南征將士的功勞簿厚厚一堆,能把人給埋了,就算兵部早有準備,應付起來也是吃力,不過其他六部,樞密院,中書都沒閒著,幾個月下來,也都理清了眉目。
唯獨首功這裡卡住了,朝廷上那些重臣都聰明的很,將兵部推了出來,都張著嘴在等兵部出頭,賞的輕了不成,賞的重了也不行,但拖延也不是辦法,真真是讓人左右為難。
而在這麼個時候,那位少年權貴卻又鬧了起來,將鎮守一方的有功大將給抓了起來,又讓事情多了三分的變數,成巒也是奇怪,當此正應普天同慶之時,怎麼就鬧了這麼一出出來?
不過不管那位再怎麼折騰,這功勞也是真大,恐怕不只大臣們,就算是陛下那裡,估計都在頭疼呢吧?前幾日又傳來訊息,那位已經到了京兆府,離京師不過百里,偏偏遭了風雪,又病倒在了路上。
這下京兆一干官吏多少受了無妄之災,被朝廷申斥了一番,不知道慌亂成什麼樣子呢,而朝廷這裡也是亂紛紛的,宮裡宮外,流言蜚語,什麼都有,就是沒一個有用的,宮裡的貴人們也出來摻和,據說皇太后娘娘也發了火兒,到皇長子出京,親去探問,兵部這邊恐怕是再也拖不下去了,所以今日兵部幾位大人也就不由自主的聚在了一起……
聽他說完這句話,在座的兵部重臣都靜了下來,避來避去還是避不過。
“是啊,百戰之功,當以何酬之?折大將軍當年,可是賜下厚爵,加官三極,一躍……得勝伯之功非小,比之折大將軍不差分毫,若是賞的輕了,豈非寒了將士之心,重了的話……”
這話等於沒座的誰不明白其中關節所在?當初也是有些急了,金州得保,朝廷大喜之下,立即給予厚賞,直接封了一個得勝伯的爵位出去,現下看來,若是沒這個得勝伯的爵位,卻要好說許多,想到這個,有心人已是在想,難道要封侯才成?這個可是有些過了,大秦自開國以來,封侯的可就那麼幾位,各個都身有開國之功,之後數代帝王,再沒有一個侯爵封下,而今一下就蹦出來好幾個伯爺,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