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部分

第261章最後安排

交代好了鄉勇隊留守核心弟兄,吳可又回到吳村待了幾天,好好享受了一番衣錦還鄉的風光待遇……

族裡一下子出了一位四品大員,五六位七品官員,七品以下官員更是數以十人計,自從訊息傳到村裡以後整個村子都處於喜氣洋洋的狀態。

吳可的‘衣錦還鄉’自然更是火上添油,村裡連擺三日流水席,要不是吳可阻止只怕還得鞭炮齊鳴鑼鼓喧天一番。

眼下的吳村已大變摸樣,幾乎家家青磚黑瓦彰顯吳村的經濟勢力今非昔比。

出村的道路也經過整修,變得硬實平整了許多,起碼下雨天過牛車不成問題。

因為有鄉勇隊的常年採購,村子自建的簡陋坊市也逐漸步入正規,每日裡人來人往熱鬧不凡,不單單只是供應鄉勇隊後勤所需。

村人們兜裡有了錢,自然不想再委屈自家孩子,由村長吳老根牽頭,各家籌集資金建立的正規私塾於前些日子也正式開課,吳可當時還過來觀禮來著。

不僅如此,依託鄉勇隊巨大後勤定單的福,村裡還建起了不少各類小作坊。有糧食粗加工作坊,有木工作坊鐵匠作坊,裁縫鋪啥的一應不缺,儼然一座山間小集鎮新鮮出爐。

吳村的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其間也不是沒眼紅的強人想來分上一杯羹,可惜全都一頭撞在鐵板上,在鄉勇隊的絕對實力面前不是灰飛煙滅就是當了俘虜做了苦逼的苦力。

而且由於吳可的一再告戒,甚至不惜動用私刑,好不容易壓制下村人們詫然暴富後迅速膨脹的心態,沒有出現囂張跋扈目中無人的討厭情況。

有了吳村集市這個平臺,其實村人們不用多做什麼,只需擺正心態迎接周邊山民即可,這也是一種變相的助人方式。周圍山民因此受益自然對吳村好感大增,這讓鄉勇隊絕大部分出自吳村附近的戰士更有凝聚力。

而且在吳可的協調下,吳村私塾可以接納附近山村的適齡幼童入學,村裡的作坊還請了不少周圍山民充當學徒和長工,如此幾相疊加吳村幾乎與周圍村子利益相連,形成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局面。

因為自家兒子就在鄉勇隊做事,是吳可手下絕對心腹之一,所以吳老根雖然貴為吳村村長跟族長,但對吳可的要求不管理不理解全都奉行不誤。

之前心中確實帶著不少疑惑,吳可交代下來的很多做法都是主動讓利於人,這讓吳老根很是不解也承受了一定壓力。可是現在效果顯現之後他這才恍然大悟,原來吳可的用意竟然再此,心中不住升起‘難怪難怪’的欽佩感慨。

如今吳可挾四品官身的閃耀容光回村,村裡就差沒舉村歡慶了,周圍山村也跟著與有榮焉。不論吳可走到哪都是前呼後擁好不熱鬧,根本就不給他私下接觸當地實權人物的機會。

“老根叔,我實在沒時間跟那幾個村子頭面人物多做協商,還得你老多多費心了!”

飯桌上,吳可敬了村長吳老漢一杯,放下杯子誠懇說道。

“可子你放心就是,這事包在老根叔身上!”

吳老根拍著胸膛應承下來,吳可此時的態度讓他欣慰,同時吳可的要求也並不過分,只是將之前幫鄉勇隊籌集後勤物資的工作有明轉暗而已,這對他來說只不過是小菜一碟。

自從吳可創立鄉勇隊以來,吳村作為鄉勇隊老巢,一直肩負幫助鄉勇隊解決後勤的重任,吳村也是因此而迅速發展起來。

吳老根全權負責此事,不僅明面上大加採購周圍各村的出產,暗地裡還在周圍山上隱蔽處修建了幾處大地窖,並由暗道溝通連成一個整體,作為鄉勇隊最重要的後勤保障基礎存在。

要不是有這個後勤保障基地存在,只怕去年鄉勇隊的日子就混不下去了。

當時太平軍張帆部主力過境,將庫房裡的糧食物資搜刮一空,等鄉勇隊聯合馬三東的鄉勇營,還有李青山的沙堆民團重奪縣城,便面臨著無米下鍋的困境。

不說李青山獨自供養的民團青壯,起碼鄉勇隊跟鄉勇營好幾百人,可都是衙門供應米糧養著的。

當時庫房這麼一空,頓時鄉勇隊跟鄉勇營兩波人馬就得斷炊,就算馬三東自己貼錢買糧也趕不上趟。

那時太平軍肆虐湘鄂兩省,凡是被太平軍光顧過的地方和其周圍都被鬧騰得雞飛狗跳,地主鄉紳一個個死的死逃的逃,家裡的糧食也大都‘貢獻’給了過路就糧的太平軍人馬,致使很多地方的糧食供應十分緊張。

很不幸的是,鄂南地區跟周圍的湖南嶽州正是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