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不揣固陋,願附驥尾,以拜門牆。”狐疑曰:“爾等既有是心,可隨吾去。”舞霞姊妹遂與狐疑駕風而去,墜於觀外。狐疑入觀,將三妖來由細稟三緘。三緘大喜,命之入見。三妖入,伏地求道。
三緘曰:“爾求大道,是爾有道根也。吾今收爾,須兼程以進,切毋止於半途。”三妖齊聲曰:“如背師言,難逃雷擊!”三緘叫起,傳之一二,又取舞霞為“餐霞道姑”,舞云為“衣雲道姑”,舞月為“弄月道姑”。三妖得了道號,即於此隨師雲遊。
惟黃蝶心中忿恨荷妖將已得手,忽為狐疑阻滯,回洞歇定,即命駕下妖卒往搬蠍虎,欲於是夜入觀,以斃諸道士焉。
。。。
 ;。。。 ; ;
第九十四回 遣仙鶴指明去路 恨豔冶排設色坑
黃蝶因三緘師弟收了荷花姊妹,心甚不平。回到洞中,直向後山搬及毒蠍老妖,乘夜來至觀外。但見蝶張兩翅,逞風威以若雷;蠍吐餘涎,湊霧氣而如焰。
三緘此際正在淨室,與諸弟子講論大道。忽聞山風震動,毒氣悶人,驚而言曰:“觀外其有妖乎?不然,何狂風驟起,許久不息,兼之瘴氣直透觀內,人幾悶絕乎?”餐霞稟曰:“是必蝶妖來此復仇也。”三緘曰:“蝶豈有毒哉!”餐霞曰:“蝶妖無毒,其悶人以毒氣者,乃後山洞裡之毒蠍也。”三緘曰:“蝶蠍異類,是蠍也,胡得助蝶為虐耶?”餐霞曰:“吾師不知,黃蝶欺侮諸妖,即恃此毒蠍耳。”三緘曰:“蝶倚蠍勢以凌妖屬,諸妖何不除之?”餐霞曰:“諸妖不能敵蠍而深畏蠍。蝶妖為蠍驅使,時任僕婢之役。且窺伺蠍妖所尚,如意供奉。蠍故愛蝶,常加護庇。蝶乃得借其勢,以凌妖部。凡妖部之畏蝶者,實畏蠍也,非畏蝶也。然蝶借蠍威以為諸妖畏,自以為諸妖所畏者,在己不在蠍,久假弗歸,日肆橫行。在諸妖視之,無不垂涎而恨不得一效其威。是未見蝶之逢迎於蠍也,其卑躬如何可恥,其折節如何可羞。安識與其借人威以凌人而先為人凌者,何若安守本份,不受挾制之為愈乎?”三緘曰:“物也如斯,何況乎人?”餐霞曰:“師用何寶以除蝶蠍之害,方無狐假虎威之人耶?”三緘曰:“師自有除之之法。”於是取出飛龍瓶持在手中,向空拋去。只見團團轉轉,如鳥飛舞,愈飛愈高。忽然響亮一聲,現出金光數十餘道。毒蠍、黃蝶以為障眼頑物,竟不在意,一吐毒霧以繞是瓶,一張長翅以逞是瓶。久之,瓶上金光燦爛,火龍舞爪張牙,直撲二妖。二妖躲之不及,竟被猛火將翅燒去,墜地而亡。飛龍瓶仍化原形,墜於三緘之前,三緘拾歸故處。
狂風毒霧,從此寂然。
次早,三緘命狐疑出視,別無他見,只有山下斃了蝶、蠍二妖,大如車輪。忙忙回報,三緘嘆曰:“蠍有毒以自恃,蝶因蠍毒而藉以為恃,茲得飛龍瓶一併誅之,可知蠍難自恃,常為蝶恃。吾於二妖之轉相為恃者得四語焉。”狐疑曰:“師之四語安在?”三緘曰:“爾試聆之,借人威勢以凌人,不識其中顯報存;一旦二妖同斃命,空將餘孽造來生。”三緘誦畢,群弟子曰:“師言為二妖發,亦可為人世箴也。”三緘曰:“爾等均宜謹記勿忘。”群弟應諾而退。
又到次日,三緘曰:“此地常居,非闡道之意。今趁天色清朗,風雨無虞,可向長途奔之,以好闡道於異地。”狐疑曰:“師言不差。”當將行李收拾,出了桐華觀,望大路前徵。
誰知走約旬餘,地異人殊,不似中華大國。水深而黑,曲折若河海之寬,山巨而高,荒蕪少田疇之望,而且人面如鬼,絕無文物衣寇,口語如鴉,大異人言吐屬。三緘不知何地,退於旅舍,問之旅主。旅主曰:“是所謂北狄也。”三緘謂諸弟子曰:“地至北狄,北遊已盡,吾將反歸故土矣。”狐疑曰:“師徒來此不易,不如暫住數日,以覘是地風俗究竟如何。”三緘勞頓不堪,遂因狐疑之言,暫住於是。
是時,紫霞在聚仙台前謂及諸真曰:“吾奉道祖鈞命、王母懿旨,闡道人世,故命虛無子脫胎三緘,雲遊四方。今到北狄,北方已盡矣,然三緘門徒,數尚未滿。北狄通山狄王有一女一男,女名英訣,男名哈噠,與三緘有師弟份。三緘不識狄王所住,安所得英訣、哈噠而教之?是非遣一門人以為前導不可。”正言及此,忽一仙鶴墜於臺下,輾轉化作道士,手持麈尾,向紫霞而言曰:“真人任肩闡道,今已數年。吾等毫未效勞,於心有愧。茲至臺下,願任驅使,以立微勳。”紫霞曰:“鶴仙此言,最見護道心切。然吾門弟頗眾,儘可驅使,不敢勞及鶴仙。”仙鶴聞之,固請不已。紫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