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一個人提出的分析思路,足以讓下面一百多人的研發人員忙過不停。這才是朱教授最為佩服和欣慰的地方,一個研發核心領軍人員的價值就是提出問題,為研究指出一些可能的方向,而不是糾結在具體細節上。
幾天工作下來,整個十號工程專案組就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以朱教授的眼光評判,這些成果都夠得上國際一流水準,如果單單是十號工程團隊自己研究,就算是運氣好找對了方向,朱教授估計最少都得一年以上才能夠取得。
得益於杜克的思路和7號工程超級計算能力,現在十號工程專案組在核能應用研究方面已經紮紮實實上了一個新臺階,開始進入快步向國際先進水平邁進的新階段。
杜克提出問題和思路之新穎和有效,令朱教授是歎為觀止。
親身參與了這些成果產生過程,朱教授完全相信,自己這一代人沒有完成夙願,極有可能在杜克的率領完成,如果這個年輕人能夠專心從事這個行業的話。
只是朱教授不知道,在核能研究之外,杜克對於新裝置的研究也是一時一刻沒有停止過,海量的材料相關資料交給克里去分析建模,分析模型和結果,杜克都很快反饋給新城特鋼和希林頓公司研發團隊去進一步改進。
因為杜克透過克里的模擬研究得到的結果,內心很不滿意,按照現在的材料效能和反應效率來看,比萊姆設計的核能電站能夠達到的最大安全輸出功率,單臺機組大概是60萬到80萬千瓦,同預期的120萬千瓦到150萬千瓦相去甚遠。
當然,這個結論,十號工程專案組還在竭力推算之中,比起運算能力來說,7號工程的超級計算機經過杜克大幅度最佳化改進,雖然比起麻省理工泰坦II型強悍不少,但是仍然同克里有著幾個數量級以上的差距。
只是,杜克還是沒有能夠找到為什麼現在的實驗堆同實際相差這麼大的原因。從現在收集到的資料還不足以推導相關原因。
或許,比萊姆提供的監測還不夠完整?腦海中,杜克看著克里在這方面毫無進展,突然對於比萊姆的設計產生了懷疑,他現在研究這個東西已經有了很長一段時間,腦海隨時有一座核能研究的超級圖書館,幾乎收集到了在麻省理工這方面的所有積累。
透過克里還能夠隨時完全智慧化檢索相關知識,所以論知識廣度和深度,比起朱教授這種經年研究核能的耆老都還要過之而無不及。幾乎無限的記憶空間和超強的運算能力,使得杜克可以將心中的任何想法快速進行相應的推導研究。
所以,一旦對比萊姆不再神話,杜克就開始對於比萊姆的設計進行質疑式的研究,對比地球上反應堆的設計,逐步去對比推敲兩者之間設計上的差異之處,每一個差異點上杜克都去研究為什麼會這樣,究竟哪一種更效率和更安全。
這麼一來,杜克的事情就多了。
首先被質疑的監控系統中,比萊姆有一百多個地球上已有的監測點沒有具備,杜克反覆推敲之後,雖然有不少確實是冗餘無用的,但是其中至少有三十多個監測點卻並非一無是處,這些檢測指標,可以更加全面地瞭解反應堆的執行狀態。
反覆驗證了結果後,杜克就做出了修改設計,關閉反應堆將這些新的監測點加入到反應堆中,比萊姆的設計中最令人興奮的就是這一點,反應堆能夠非常快速關閉,減少催化劑的投入,然後加入另外一種新反向的催化劑,反應堆就能夠很快停止反應,然後透過全自動的核燃料回收系統回收反應堆中的核燃料。
在實驗堆上這個關閉核反應的整個過程不會超過一個小時,對於現在的核電站來說,單單這個特性就讓人不可思議。完全得益於全新的反應激發方式和高智慧的投料回收系統,才能夠做得這一點。
毫無疑問,由於具備了這個特性,核電站的安全性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因為一旦發生嚴重的異常情況,完全可以透過快速關閉反應堆來避免更大的危險發生,正是看到這個巨大的安全優勢,朱雲謙教授已經上書,建議中央暫停當前所有審批的核電站建設,等待這種已經被命名為蓮花堆的新型核反應堆實驗結果。
因為除了安全性之外,朱教授還發現這個新堆的設計壽命遠遠超過現有核電站水準,保守設計都在70年以上,更換某些可能老化的關鍵性部件後,主體堆甚至可以安全執行80年以上;比起現在主推的的所謂3代反應堆來說要高出不少。
設計壽命越長,就意味著經濟性越好,因為核電站最大的投入就是初期建設投資上,至於建成後的維護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