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9部分

威為的軍事顧問團也在敘利亞進行了類似的工作,由戚凱威為敘利亞制訂了完整的戰爭計劃,幫助敘利亞提高了軍事動員能力。

這個時候,黃瀚林還在飛往開羅的途中。

受埃及與敘利亞先後進行軍事動員影響,以色列總理出爾反爾,在全國性電視講話中不但沒有宣佈暫時停止進行軍事動員,還號召所有公民拿起武器,捍衛大衛王的領土,捍衛猶太民族的生存權。

最為光火的不是黎平寇,而是美國總統羅伯特…伯伊斯。

要知道,如果以色列放低姿態,主動做出讓步,局勢很有可能好轉,至少埃及與敘利亞當局沒有理由立即動戰爭。

問題是,伯伊斯也沒有理由指責以色列總理。

在做出承諾的時候,以色列總理提到了一個先決條件,即在美國完成軍事部署前,埃及與敘利亞沒有對以色列構成致命威脅。

顯然,在埃及與敘利亞先後宣佈進行軍事動員之後,這個條件就不成立了。

因為事情生得過於突然,所以在美國總統特使做出保證的時候,美軍的部署仍然遙不可及。當時,只有一艘美國航母在地中海活動、另外一艘在比斯開灣,兩天內最多隻有兩艘航母能夠趕到東地中海,比美國承諾的少了四艘。空軍方面,美國最多能在兩天內向歐洲地區派遣四百架作戰飛機,完成一千二百架作戰飛機的部署工作,至少需要一個星期。印度洋方向上的情況更加糟糕,當時只有一艘航母在波斯灣活動,紅海則沒有美軍戰艦,而向迪戈加西亞部署遠端轟炸機,最快也要三天。

也就是說,美國不可能在埃及與敘利亞完成動員之前完成軍事部署。

如果以色列不進行軍事動員,甚至不擴大動員規模,在兩天之後,埃及與敘利亞就有足夠的能力迅擊敗以色列。更重要的是,埃及與敘利亞方面很有可能認為,能夠趕在美國出兵干預之前擊敗以色列。

這樣一來,戰爭就無法避免。

從任何一個方面來講,以色列都沒有理由停止軍事動員。

用以色列總理的話來說,如果在這個時候下令停止軍事動員,猶太民族將受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生存危機,而做出這個決定,將使他成為猶太民族的罪人,任何領導人都沒有能力為之負責。

受此影響,黃瀚林到達開羅的時候,雙方已是劍拔弩張。

戰爭將不可避免嗎?

至少在兩天之內,戰爭不會爆。按照牧浩洋提交的第一份評估報告,在以色列進行全面軍事動員,而且效率遠過對手的情況下,埃及與敘利亞在完成軍事動員之前沒有足夠的信心打贏戰爭,因此在完成動員之前,埃及與敘利亞不會主動挑起戰爭,只要能夠穩住以色列,接下來兩天至關重要。

美國總統特使沒有離開特拉維夫,而是與以色列總理進行了第二次緊急會晤。

可以說,這個時候,中國與美國都在竭力阻止戰爭爆。

當天下午,戚凱威回到北京。

按照騰耀輝的安排,總參謀部調撥出一批人員,成立由牧浩洋直接領導的臨時軍事決策分析小組。

在戚凱威的幫助下,牧浩洋在當天下午提交了第二份分析報告。

綜合埃及與敘利亞的軍事實力,以及兩國的備戰情況,特別是在二零三六年之後,針對可能爆的戰爭進行的軍事改革,牧浩洋在提交給黎平寇的報告中明確提到,埃及與敘利亞進行軍事冒險的可能性非常大。

說得直接一點,中國給予的軍事援助,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強了埃敘兩國的信心。

當時,杜小蕾還在飛往美國途中,向黎平寇提交了一份國際形勢分析報告。

按照外長的分析,埃及與敘利亞除了在軍事上有冒險的基礎之外,在中東地區的國際局勢上也存在冒險的可能性。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在中東地區的擴張行動,極大的增強了兩國的外交信心。

說得直接一點,埃及與敘利亞領導人很有可能相信,中國不會讓他們戰敗。

綜合這兩份報告,很容易得出一個結論:在完成軍事動員之後,埃及與敘利亞很有可能在中國與美國採取行動之前動戰爭。

這個結論,與黃瀚林回來的第一份報告完全吻合。

雖然在與黃瀚林會晤的時候,納傑夫高度讚揚了中國維持和平與穩定的措施,表示埃及將審慎處理這起事件,不會打第一槍,但是他沒有對是否採取軍事行動,或者因意外因素引衝突做出任何承諾。

說得直接一點,納傑夫依然在向戰爭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