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7部分

納佩島,就得賭上第三艦隊。

守,還是不守?

對弗倫奇來說,這絕對是個問題。所幸的是,暫時還不需要由他來決定如何解決這個問題。T!~!

..

第一百三十五章 全域性

美國東部時間,八月三十日清晨,也就是佟少雲的第二艦隊炮擊波納佩島後大約二十個小時,弗倫奇上將乘坐專機來到了華盛頓,隨即就在國防部官員的陪同下,搭乘直升機前往白宮。

弗倫奇緊急趕回來,就是向總統說明太平洋戰局。

美國當局在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確定是否有必要守住波納佩島。

從時間上看,未免顯得有點倉促。

當然,不能因此說美國缺乏戰略規劃。

在四月底,即密克羅尼西亞海戰之後,美國國防部就確定了戰略防禦計劃,幾乎全盤採納了弗倫奇上將提出的意見,主動撤離西太平洋,在太平洋中部建立新的島嶼防線,用空間換時間。雖然在政治上,美國仍然在極力宣揚戰略進攻言論,但是僅為政治宣傳,沒有多大軍事意義。

接下來的展,更加迫使美國加強戰略防禦準備。

比如,六月底,中阿聯軍在中東戰場上動戰略反擊,戰鬥持續到七月二十七日,美以聯軍在付出了巨大代價之後,守住了德拉,卻被迫從霍姆斯撤退,並且退出了貝卡谷地,最終在七月底退到南黎巴嫩,等於在北方戰線上退縮了差不多三百公里。在約旦,中國聯合約旦王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的軍隊,動了第三次安曼戰役,在七月二十四日粉碎了以軍對安曼長達大半年的戰略包圍。雖然到八月中旬,以軍捲土重來,動了第四次安曼戰役,但是最終沒能徹底包圍安曼。伊拉克方向上,以軍的進攻早已停頓,甚至從來沒有越過約旦與伊拉克的邊境線。

到八月底,中東戰局再次進入僵持階段。

事實上,美以聯軍已經在中東戰場上遭遇了慘敗,因為敘利亞都大馬士革受到的威脅已經解除,安曼也不再被以軍圍困。如果不是中**隊需要去伊朗救火,恐怕中阿軍團已經取得了重大勝利。

相對而言,伊朗戰局對美俄聯軍較為有利。

到八月十日,美俄聯軍已經把戰線推進到了扎格羅斯山脈。只要翻過這條橫垣在伊朗西南的山脈,就能進入一馬平川的胡齊斯坦省,對兩河流域構成威脅,迫使中國向伊拉克增派地面部隊。更重要的是,只要美俄聯軍進入胡齊斯坦省,就能打擊波斯灣裡的船隊,切斷中國到海灣的航線。

事實上,正是美俄聯軍在伊朗戰場上取得的勝利,迫使中國陸軍向伊朗轉移,才解救了中東戰場上的美以聯軍。

可惜的是,扎格羅斯山脈並不容易翻越。

當時,美俄聯軍已成強弩之末,如果中國陸軍提前一週把第十三集團軍派過來,美俄聯軍很有可能遭受慘敗。

至於繼續在伊朗戰場上做文章,可行性已經不是很大了。

除了美俄聯軍人困馬乏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即已經晉升為陸軍中將的蔣博文被派往伊朗,擔任中伊軍團司令官。

從某種意義上講,蔣博文是在這場大戰中,最先展露頭角的年輕陸軍將領。

在中東戰場上,他有極為出色的表現,特別是在德拉會戰以及德拉…霍姆斯會戰中,他表現出來的指揮才能、以及對戰局的判斷能力,已經過了虞世輝將軍,並且得到了戚凱威的承認。

要不然,戚凱威不會讓他去坐鎮伊朗。

當然,蔣博文的能力,也得到了美軍的承認。當時,美以聯軍司令官羅林森甚至認為他是美以聯軍最大的敵人。在得知第十三集團軍被派往伊朗,蔣博文也被派過去擔任中伊軍團司令官之後,羅林森高興得半天合不攏嘴,並且讓美以聯軍狂攻了好幾天,只是沒能收到明顯戰果。

按照馬歇爾上將的判斷,除非向伊朗增兵二十萬,不然美俄聯軍就得轉攻為守。

顯然,在二零五三年,美國不可能向伊朗增兵。按照美國陸軍的動員度,最快也要到二零五四年第二季度,才有可能向伊朗增兵。還得有一個前提條件,即在此之前,其他戰場上的局勢沒有惡化。

問題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中東戰火再次點燃之前,也就是六月中旬,中國聯合巴基斯坦、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國與尼泊爾,起了攻打吉布提的作戰行動。在此,中國只動用了一個陸戰師,其他國家貢獻了十萬地面部隊。

攻打吉布提的作戰行動是由陸戰隊策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