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推三拒四了,除了你,沒有更好的人選。”
牧浩洋嘆了口氣,知道自己無法拒絕。
“你還有兩年時間,最遲到二零三五年底,戰爭就會爆發,不是日本挑起戰端,就是我們主動出手。”
“這麼急?”
“你當初不是認為,二零三五年是一道坎嗎?”
“可是……”
黃峙博笑了笑,說道:“打不打,以及怎麼打,不是由我們,而是由日本決定。再過兩年,即便日本忍辱負重,我們也不能錯失良機。說得直接一點,我們不可能等到日本發展壯大之後再來打這場必然爆發的戰爭,更不可能冒著兩敗俱傷的風險,把這場戰爭變成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日本啟動了‘核計劃’?”
黃峙博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有什麼不明白的,去找李明陽。想通了,再來找我,談談具體問題。”
牧浩洋沒再多問,他也知道,發展到這一步,戰爭已經無法避免。。。F!~!
..
第三十二章 迫在眉睫
第三十二章迫在眉睫
見過黃峙博之後,牧浩洋把陸戰隊司令部的事情丟給龐躍龍,成了二部的常客。
因為三年前的那起“情報醜聞”,李國強提前退休,李明陽成為二部大老闆。在他的領導下,二部變得更加專業。特別是經過最初兩年調整之後,二部的效率大大提高,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頭號軍事情報機構。
必須承認,李明陽是個才華出眾的情報機構領導人。
此時,牧浩洋已經知道李明陽就是李明,並且在年前還了欠款。
往二部跑了幾趟之後,牧浩洋終於明白,黃峙博為什麼提到必須在二零三五年之前向日本開戰。
原因與他猜測的差不多:日本的核計劃。
動工建造大型核動力航母之後,日本在二零二八年廢除了“無核三原則”。雖然最初只是在核動力戰艦上做文章,並且一再宣稱,不會研製與擁有核武器,但是二部獲取的情報表明,日本有秘密核計劃。
“與我們平常瞭解的不大一樣,日本沒有研製原子彈與氫彈。”李明陽這幾天也是耐著子給牧浩洋說明情況。“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日本正在利用加速器製造反物質,準備製造反物質炸彈。”
“什麼?”牧浩洋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著李明陽。
“從物理學原理上講,反物質炸彈也是核武器,而且是效率最高的核武器,而且不需要鈾、鈽等核原料。”李明陽點上煙,說道,“除此之外,日本在可控聚變反應堆上也投入了不少力量。總而言之,以日本的實力,最快能在二零三五年製造出第一枚反物質炸彈,並且將其用於實戰。”
“威力有多大?”
“不清楚,不過肯定能夠摧毀一座大城市。”
“我們的戰略防禦系統能發揮作用嗎?”
李明陽笑了笑,說道:“這是軍隊的事,你比我清楚。”
“老李……”
“我不是跟你開玩笑,真要打起來,對戰略防禦系統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李明陽ōu了兩口煙,才說道,“雖然我們的國家防禦系統已經建成,能夠應付一般的戰略威脅,但是離提供全面保護還差得很遠。”
“也就是說,只能採取先發制人的方式摧毀日本的核力量?”
李明陽點了點頭,說道:“這是唯一的辦法,需要看準時機。具體怎麼辦,輪不到我來考慮。”
“老李,你還是這個脾氣。”
“沒辦法,幹了幾十年的情報工作,很多東西早就根深蒂固了。”
“行,我也不麻煩你了。”牧浩洋笑了笑,說道,“這幾天,我還要過來,索要一些軍隊的資料。你要忙的話,就不用陪著我了。”
“不用麻煩我了?”
“你是大忙人,我可不能佔用你的寶貴時間。”
李明陽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好吧,有事的話給我打電話。”
牧浩洋沒多羅嗦,等李明陽離開後,去借閱了與日本核力量有關的情報資料,然後去泡了杯濃咖啡。
對日本來說,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戰略威懾能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建立的國際秩序中,五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都有核武器,因此核武器成為大國的重要標誌之一。雖然日本與德國迅速恢復元氣,成為經濟大國,也具備了一些地區影響力,但是在重大國際事務中,日本與德國必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