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部分

家小飯館,雜貨鋪四五家,其餘皆是經營別的行業。連帶的後院,分成兩進,一進院格局偏小,只有兩間住房並一間雜房,二進院寬大些,三間上房,東西廂房各兩間並耳房。

這家鋪子原來是茶館,老闆經營不善,撐不下去了無奈轉手,想去別的地方另謀生路,開價二百六十兩。

“溫老闆,我覺得啊,這家鋪子的後院,比上次看的那三家要好,前院給掌櫃和夥計住,你們住後院,這樣互不干擾,挺好的。還有面對的十字路口,無論是去菜市,還是去立花街、石坊街、秀水街等繁華地帶,距離都不算遠。”

好兒想起一件事,忙問道:“梁老闆,東風學堂距離哪家鋪子最近?哪家最遠?”

梁金順想了想,說道:“東風學堂在同順街,那邊比較安靜……應該是離帽兒街那家最近,離秀水街最遠。溫老闆,你們是想找距離學堂近的鋪子?”

溫氏道:“是這樣,我還有兩娃兒,在唸書,鋪子肯定是要優先考慮賣東西,如果還能離學堂不是太遠,那更好。”

“這樣啊……”梁金順思忖了片刻,說道,“溫老闆,這四家鋪子都沒有分上下層,如果你賣的菜很多,我建議你選面積大的,離菜市近些的,要麼就選周圍居民大片集中的,只要你的菜夠好,價錢跟市場的沒什麼差異,準能留住周圍片區的居民。”

梁金順站在了顧客的角度去考慮,好兒在心中點點頭,錢鬆勁介紹的牙人,素質的確不錯。

溫氏看看天色,覺得應該還能趕趟,提出能否再去相看一遍之前的三家鋪子,梁金順二話不說點頭,當即領著母女二人將幾天前看的三家鋪子重新又看了一遍。

最終一番比較,母女倆都選定距離菜市最近,最低一百五十兩的那家鋪子。那條街叫米囤街,離東風學堂不遠也不近。

梁金順很高興做成交易,說這街名還有個典故,據說百多年前朝廷動盪不安,有個米商很有先見之明,提前囤積了大量的糧食,不久爆發戰亂,朝廷打仗需要大量糧草,這個米商本是想趁此大賺一筆亂世財,可他的弟弟也上了戰場,並不幸戰死。米商就改變了主意,把囤積的糧食都送給將士們,解決了將士們捱餓的危機。戰亂平定後,這位米商得到天子召見,得了許多賞賜,更被天子欽點為皇商。這個米商還很懂得教育後代,在他辭世後,皇商身份被子孫延續了三代,才逐漸沒落。

“這個皇商的後代,如今還居住在江東縣嗎?”。好兒好奇地問。

“這典故,有人說是真的,有人說是人編的,不過,很多人都將這典故,認定是當地一家姓袁的商賈,袁家三代賣糧食,鋪子就開在米囤大街。”

古話說得好,富不過三代。一代拼下家業,二代守成併發揚光大,三代驕縱不思進取。不管是哪朝哪代,不管多富有、多顯赫,到了第三代,最終從盛世迅速走向衰敗。

這似乎已形成了一條定律。套用風水先生的話來說,運數已盡,衰敗必然,這天下的好運數,不會只眷顧某一家。

選定了鋪子,三人回到旺角一號酒樓,把結果告訴了錢鬆勁。

錢鬆勁點點頭,說那個位置不錯。又問溫氏何時開始收拾鋪子和院子,他這邊派幾個人過去幫忙,能收拾得快些。

“謝謝錢老闆幫忙。就明天吧,明兒我早些過來。”溫氏說道。一旦買下鋪子,當然是越快開業越好。

梁金順見錢鬆勁如此照顧溫氏母女,更加不敢怠慢半分,跑進跑出的將一切手續給辦得十分妥當。溫氏見梁金順十分熱心落力,另封了一個大紅包表示謝意。

臨走,錢鬆勁又讓掌櫃拎來一個禮盒,裡面裝的依然是各式美味點心。好兒笑眯眯地謝過,十分坦然地收下。

從酒樓出來,溫氏把房契交給好兒。家裡的地契房契等重要東西,全都是好兒負責保管,溫氏也不知小閨女藏哪,但她十分相信小閨女會保管得妥當,這就夠了。

經過布莊,溫氏進去給一家人都扯了一身純棉布料,回去慢慢縫製,等入秋轉涼就可以穿了。

買下了鋪子,接下來要忙的事情很多,收拾乾淨店面,把牆壁重新粉刷一次,使店內如新、明亮,把缺角或呈現裂縫的地板給更換掉,訂做不同規格的貨架,櫃檯、長凳、椅子,後院要添置一些必須的床鋪桌椅等傢俱,廚房裡的一切使用……

溫氏在羅仁鎮和江東縣之間來回跑,忙得不可開交,好兒有時候跟去,有時候呆在家,設計小小的廣告傳單,沒有印刷機器,全部得手工製作,要準備兩百份,不但一家人都幫忙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