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召集青壯,準備守城!”
“大人且忙,亮告退!”諸葛亮拱了拱手,帶著高思繼離開刺史府中。沒過多久,二人在府庫中領了大量的弓箭,火油等引火物,以及數日的乾糧,便直奔子午谷方向而去。
子午谷,北口為子,南口為午,北口位於長安城外百里,而南口則在漢中洋東一百六十里外。
諸葛亮準備好弓箭器械,便與高思繼向南直奔子口,這個從漢中前往長安的出口要道。
不過百里之遙,諸葛亮大軍又是在自家地盤上,長安又有馬匹,一日便抵達了子口。
諸葛亮與高思繼站在高處,往子午谷內張望,望著其中若隱若現,隱藏在山崖石壁灌木之中棧道,高思繼不由得感嘆道:“這子午谷當真險峻,看模樣棧道邊灌木濃密,益州兵馬還未趕到,我軍可在高處設伏,令士卒多備乾柴,到時候益州兵至,便推下乾柴,燒他個天昏地暗!”
諸葛亮點頭贊同,下令道:“三千士卒,一千人馬前往附近山林,撿拾乾柴,滾石,另一千人馬,熟悉附近地形,佔據有利位置隱藏起來,高將軍,你率領一千人馬,退後二十里!待看到此地燃起大火,便乘勢殺來,還有退走時,沿途騎兵腳印切記抹除乾淨!”
高思繼不以為然:“孔明,你這也太謹慎了吧,何須退後二十里呢?那益州兵將肯定以為長安防禦空虛,子午谷如此險峻,他們定會爭著出谷,怎麼還會派出斥候深入打探二十里不成?”
諸葛亮搖了搖頭說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加入領軍之人是個謹慎之人,使兵馬交替前進,派出斥候深入打探又該如何?”
兵馬交替前進,是一種行軍方式,將兵馬分成兩部,前軍行二十里,後軍行三十里變前軍,在後軍行二十里變前軍,如此交替往復,往往能防備敵人埋伏,就算遇到埋伏,也只能是埋伏到一半的人馬。
高思繼一聽無奈道:“也罷,就按照你說的辦,謹慎總歸沒有壞處!”
說罷高思繼下了山嶺,率領著騎兵往北方撤退二十里,沿途抹去騎兵趕路的行蹤。諸葛亮這裡,兩千士卒分工合作,一千人馬在江邊山嶺處尋找隱蔽處埋伏,另外一千人馬尋找滾石,乾柴。
一天時間下來,諸葛亮兵馬已經準備妥當,便躲藏在山林之中按兵不動,靜靜等待益州兵馬入套。轉眼便是三天時間過去。
這一日清晨司馬懿率領的兩萬兵馬,經過半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也終於是抵達了走過了子午谷的大半路程,如今他們距離北道子口不過二十里。
這半個月以來,兩萬士兵的時間大半實在棧道上渡過,那絕險的懸崖峭壁,一度讓士卒心驚膽戰。還沒抵達長安,兩萬士兵也因為惡劣的天氣,棧道的破敗以及七月份山林的溼熱,蛇蟲鼠蟻等等情況死亡近千人。
臨近出谷,呂布心中激動不已,只要出了這子午谷,長安在望,便是直搗劉辯的老巢洛陽也不是不可能。
一眾士兵又在狹長的山路上,呂布不停催促士兵趕路,司馬懿卻與呂布商議:“溫候,子午谷險峻,漢軍無法埋伏,但子口外地形開闊,很有可能漢軍埋伏,咱們不得不防,我決定將兵馬分成兩部,你率領一支,我率領一支,兩軍交替前進,在派出斥候深入打探,以策萬全!”
呂布一聽卻連連搖頭:“仲達,你這樣也太謹慎了吧,如此行軍太過緩慢,還是由我率領騎兵先行做先鋒,直奔長安!”
司馬懿眼睛一瞪,看著呂布,呂布雖是絕世猛將,但司馬懿卻絲毫不怕,司馬懿冷聲道:“不行,那賈詡老謀深算,早就派遣錦衣衛深入打探,不可不防。此次我為主帥,一切都聽我的,兩軍交替前進,你部為前軍,我部為後軍,交替前進!”
呂布無可奈何,這要按他以前的脾氣,早就一戟戳死司馬懿了。可呂布也知道,司馬懿是司馬家的掌舵人,自己現在殺了他,那回去之後也沒好果子吃,況且那家小也都在漢中,跑的和尚跑不了廟啊。
“諾!”呂布吞下心中不滿,安慰自己,行軍慢了就慢了吧,反正長安就在那裡,也不急於一時。
二十里的路程,不過小半日便走完了,出了山谷,便有一彪斥候衝出谷中,往前方打探,諸葛亮眉頭緊皺暗道:“這敵人果真如此謹慎,若是他交替行軍的話,最多隻能埋伏一軍,這可如何是好?”
諸葛亮按下心中的不安,耐心等待,不久之後斥候趕回,回報司馬懿:“我軍深入十餘里,前方一切如常,並無埋伏!”
司馬懿點了點頭道:“繼續打探,每十里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