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夏哲慶點名自己,林耀東的千言萬語只化為一聲嘆息。
他還能說什麼呢?
說要讓夏哲慶繼續咬牙堅持嗎?
就算要堅持,那也要有資本才行。
就算他心中再不想承認,他也無法否認夏風以及定州府的影響力。
實際上,夏哲慶控制的這三個州府,方方面面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來自定州府的影響。
百姓們使用定州府出產的各種生活物品,包括炭爐、蜂窩煤、棉被以及成衣之類的東西。
而有錢人則是對含香露、杜康酒以及琉璃鏡子之類的東西趨之若鶩。
在場的官員,誰的家中沒有幾種定州府出產的東西?
或許當初夏哲慶和代王夏哲遠一樣,選擇直接投降,才是最好的選擇。
也就不會有後來的事情了。
夏哲慶如果選擇投降,應該也會和夏哲遠一樣,到定州府過著安穩舒適的日子。
這樣想來,自己恐怕不會有好下場。
畢竟是自己一力促成了和蠻族的合作。
雖然這個合作沒能成功取得預期的效果,但終究算是勾結外敵。
背鍋的人只能是自己了。
夏哲慶看似沒有懲罰他,但選擇投降,就是對他最大的懲罰。
“陛下,臣……無話可說。”
林耀東說完,低頭閉上眼睛,不再言語。
他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眼見林耀東沒有任何勸誡的意思,其他官員全都面色頹然。
正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已經享受過了權力帶來的各種便利,他們當然不願意夏哲慶就此放棄。
但最有可能說服夏哲慶的林耀東都偃旗息鼓了,他們縱然是說再多的話,也沒辦法勸得動夏哲慶。
只要夏風接管了夏哲慶的這三個州府,自己這些人最輕的都是會重新成為一介白身。
有貪贓枉法行為的,幾乎不可能活下來。
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自然心裡門兒清。
他們可是看過《定州邸報》的,上面有不少關於審判大會的內容。
這讓他們心驚膽顫。
“鑑於你們都是從一開始就追隨於朕的肱骨之臣,朕也不想做得太絕,回去之後,如果你們想離開,朕也不會阻攔,這是朕能為你們做的最後一件事了,康王有愛才之心,對於有才有德之人,他都是來者不拒的,是去是留,你們自己決定,都回去吧。”
當初夏哲遠的那些追隨者,除了一部分被問責,其餘的都被夏風啟用了。
只要有才有德,不貪贓枉法,不欺壓百姓,夏風都不會計較,反而不計前嫌,讓他們擔任各級官吏。
甚至有的人還被調往定州城,成為了府衙的官員。
這些訊息對於在場的官員來說都是很容易就能得到。
而夏哲慶說完,擺了擺手就直接轉身離開了。
當天,就有十多名官員拖家帶口離開了洮州城。
最讓人震驚的,還是林耀東。
他在回到自己府邸之後把自己關在了房間中。
等林耀東府邸的管家發覺不對,破門而入後,發現林耀東已經懸樑自盡,身體早就涼透了。
要是在這之前發生這樣的事,早就成為了洮州城百姓的談資。
但一天的時間內,十幾名官員拖家帶口離開洮州城,已經讓洮州城的百姓意識到了不對勁,根本就沒人再關注其他的事。
而這件事傳到夏哲慶耳中的時候,夏哲慶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知道了”就不了了之。
林耀東是個聰明人,自己承擔了一切的罪責,並試圖用自己的死讓夏哲慶免於遭受夏風的責怪。
這也是他能為夏哲慶做的最後一件事。
雖然就算他不這麼做,夏風也不至於會責怪夏哲慶。
但夏哲慶最後的待遇一定不會像夏哲遠那樣。
儘管他不知道自己這麼做會不會有用。
但他最後還是這麼做了。
也就是在同一天,一匹快馬從洮州城西門出來,朝著西邊神策軍所在的汾州府疾馳而去。
……
而此時的京城皇宮內,氣氛也異常的凝重。
而這凝重氣氛的源頭,來自於御書房。
夏恆已經不記得這段時間自己摔了多少個杯子了。
他只記得,從得知鎮北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