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柱辨畫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春日裡,小鎮上的老畫家李爺爺在他的小院裡鋪開了一張巨大的宣紙,準備畫一幅他心中最美的山水畫。他的孫子小樂和小鎮的孩子們都圍在一旁,瞪大眼睛,好奇地看著李爺爺的一舉一動。
李爺爺拿起毛筆,蘸飽了墨水,輕輕地在紙上勾勒起來。不一會兒,一座巍峨的大山便躍然紙上,山間雲霧繚繞,彷彿仙境一般。接著,他又在山腳下畫了幾間小屋,屋前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邊還有幾株柳樹,隨風搖曳。
“哇,爺爺,你畫得真好!”小樂興奮地拍著手,其他孩子也紛紛附和。
李爺爺微笑著點點頭,說:“孩子們,畫畫不僅要畫出物體的形狀,更要畫出它的神韻。你們看這山,雖然只是用簡單的線條勾勒,但你們能感受到它的雄偉嗎?”
孩子們都認真地點點頭,彷彿真的看到了那座大山在眼前。
就在這時,小鎮上的一位富商張員外聽說了李爺爺正在作畫,便急匆匆地趕了過來。他平時就喜歡收藏名畫,看到李爺爺的畫作,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李老,你這幅畫真是絕了!我願意出一百兩銀子買下它!”張員外迫不及待地說。
李爺爺愣了一下,他沒想到自己的畫能賣出這麼高的價錢。但他轉念一想,既然有人願意出高價,那就說明自己的畫確實有價值。於是,他笑著點了點頭,同意了張員外的請求。
張員外高興地捧著畫卷離開了,李爺爺和孩子們也繼續他們的日常。
然而,幾天後,張員外卻帶著一臉怒氣回到了李爺爺的小院。
“李老,你這幅畫有問題!”張員外氣呼呼地說。
李爺爺一愣,忙問:“有什麼問題?”
張員外展開畫卷,指著畫中的一處說:“你看這裡,這棵柳樹怎麼是彎的?還有這裡,小溪的流向也不對!這樣的畫怎麼能值一百兩銀子?”
李爺爺仔細看了看,確實如張員外所說,畫中的柳樹有些彎曲,小溪的流向也有些不自然。但他心裡明白,這是自己在作畫時為了追求某種意境而故意為之的。
“張員外,畫畫講究的是意境和神韻,有時候為了表達某種情感,我會對畫面進行一些誇張或變形。你看這棵柳樹,它雖然彎了,但正體現了它在風中的柔美;而這條小溪,它的流向雖然不自然,但正是為了營造出一種流動的美感。”李爺爺耐心地解釋道。
但張員外根本聽不進去,他堅持認為李爺爺的畫有瑕疵,要求退畫還錢。
正當雙方爭執不下時,一個清脆的聲音響了起來:“我覺得爺爺的畫沒有問題!”
大家一看,原來是小樂。他走到畫卷前,認真地看了看,然後說:“這棵柳樹彎得剛剛好,像是在跳舞一樣;小溪的流向雖然不直,但看起來更生動了。爺爺的畫裡藏著好多故事呢!”
張員外愣住了,他沒想到一個孩子竟然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他仔細看了看畫卷,確實如小樂所說,畫中的每一處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就在這時,小鎮上的一位學者嶽柱也聞訊趕了過來。他平時就對書畫有著濃厚的興趣,看到這幅畫後,立刻被它的意境所吸引。
“張員外,你錯了。這幅畫不僅沒有問題,反而是一幅難得的佳作。你看這山、這水、這樹,每一處都充滿了畫家的情感和意境。這樣的畫,才是真正的藝術品。”嶽柱感慨地說。
張員外聽了嶽柱的話,臉上露出了羞愧的神色。他意識到自己剛才太過武斷了,沒有真正理解這幅畫的內涵。
“李老,是我錯了。我願意出一百五十兩銀子,買下這幅畫。”張員外誠懇地說。
李爺爺笑了笑,說:“張員外,你錯了沒關係,重要的是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幅畫既然你喜歡,就送給你吧。”
張員外感激地接過畫卷,連連道謝。而孩子們則圍著李爺爺,興奮地討論著剛才的趣事。
從那以後,李爺爺的畫作在小鎮上更加有名了。而小樂和嶽柱的名字,也因為這次事件而傳遍了整個小鎮。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和心靈,去欣賞和理解藝術,成為了小鎮上人人稱讚的小小鑑賞家。
而每當有人提起那幅引起爭執的山水畫時,大家總會笑著搖搖頭,說:“那可是嶽柱和小樂一起辨出來的佳作啊!”
甘羅救祖父
在一個遙遠的國度裡,有一位智慧超群的小少年,他年紀雖小,卻機智過人,深受鄰里鄉親的喜愛。他的祖父,則是一位德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