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60裡地。沒人再敢弄虛作假,吹牛皮。
而且昨天的戰鬥中,日軍強悍的戰鬥力真的是從所未見。排長副排長戰鬥中手槍點射,班長副班長親自刺刀搏擊,工農革命軍與日軍傷亡率居然也達到了3:5的樣子。若是北洋軍早就徹底崩潰。傷亡比例不會超過1:4。在這樣的敵人面前再說些辦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害人害己。每個部隊幹部對此都心知肚明。
“沒什麼別的問題,咱們就散會。”師長說道。
在龍口的部隊開始佈置下一階段戰鬥,在青島嶗山仰口的部隊早就完成了這方面的調整。嶗山仰口水深流急,日軍的艦隊可以更有效的實施支援。負責嶗山防禦戰的部隊採取的戰役對策完全是正規軍實施的游擊戰。陳克所在時空的游擊戰法由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正規軍使用起來,格外有威力。
工農革命軍一線部隊裝備體系包括解放鞋,步槍,輕機槍,迫擊炮,手雷,工兵鏟。與抗美援朝時期的解放軍相比毫不遜色。班長副班長級別的指揮員統一裝備了指南針,懷錶。普通戰士則裝備鋼盔和迷彩服。食物則以罐頭和野戰口糧為主。在嶗山地區可以無後勤作戰一週以上。每個班都有優等射手,每個排都有神射手與狙擊手。這就是工農革命軍對戰鬥力的自信。日本仙台師團首先就遭到了優等射手與狙擊手的伏擊。
仙台師團戰鬥力強悍,轉眼間就被撂倒了二十幾人,死亡率達到了80%。死者都是被一槍斃命。這種示威性的射擊極大的激起了日軍的惱怒。
進攻青島的戰鬥分為海上與陸路同時進行,九州師團自龍口登陸,仙台師團自仰口登陸,然後兩支部隊計劃在流亭會合,配合海上的日本艦隊全面進攻青島。剛上岸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仙台師團立刻派了一箇中隊的兵力前去消滅對面的中國軍隊。
眼瞅著前面帶著鋼盔,穿著破爛衣服的中國軍人在山區中跑得跟兔子一樣飛快。這一個中隊的日軍緊追不捨。剛開始的時候,日軍還有些警惕的心思。跑了不到一個小時後,累的氣喘吁吁的日軍根本也沒力氣去考慮那麼多事情。前面的中國軍隊若隱若現,與仙台師團受過的中國軍隊就知道逃跑的教育有些不謀而合。直到這一個中隊的敵人追進了一條山谷,前面的中國軍隊居然不見了蹤影。
日軍中隊長也沒有傻乎乎的一定要達成什麼戰果,陰森森的山地給他極不好的感覺。日本中隊稍加整頓,就開始撤退。走到了一個三岔路口。突然間密集的子彈就猛烈的掃射著日軍的隊伍。日軍中隊長馬上指揮日軍開始反擊。這位中隊長並不知道工農革命軍的倒三角機槍佈置。
倒三角的機槍佈置,頂端是一名精準射手,下面兩個角則是輕機槍。輕機槍以猛烈火力打擊和壓制敵人大部隊,精準射手則準確的射擊消滅敵人火力點。這種在叢林山地戰中久經考驗的戰法,可以以三個人幹掉一個班的兵力。工農革命軍的裝備還沒有到達二戰水平。所以三角陣地由半個班組成,兩挺輕機槍各由兩人負責。頂點佈置則是兩人實施精確打擊。面對日軍的一箇中隊,工農革命軍在他們的退路上安排了一個排,四個倒三角陣地負責正面打擊。
仙台師團士兵“極有骨氣”。短暫的驚慌後,中隊長就發現對面的敵人不多。一般來說,遇到這種情況日軍會採取正面牽制,側面繞過去進攻的法子。可惜山地作戰根本沒有這樣的條件,工農革命軍的佈置中四個倒三角陣地又完全以火力封鎖了通道。每次衝擊,不是被機槍掃倒,就是被一槍斃命。由於沒有攜帶重機槍同行,日軍只能使用步槍與中國軍隊對射。在火力方面是吃了大虧。
日軍中隊長縮在一塊山石後面,日軍無數藏身的暴漏在中國軍隊猛烈火力打擊下計程車兵已經或死或傷。給日軍造成最大心理恐懼的是那幾挺機槍,“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三連發或者長連發的火力橫掃著日軍陣地,打得石塊亂飛,日軍步槍紛紛還擊,卻被七八挺機槍打得慘叫連連。更致命的則是中國軍隊那邊清脆的步槍聲音,敢於迎著中國軍隊激烈火力冒出頭以步槍進行對射的日軍堅持不了多久,就會中彈後失去戰鬥力。中隊長也算是訓練有素,只是冒頭堅持了片刻,兩發緊貼他身體掠過的子彈就讓中隊長縮回了石頭之後。中國軍隊明顯已經發現並且盯上了這個射擊點。
驚魂未定的躲在石頭後面思忖了片刻,中隊長想起來遇伏地點距離登陸地點最多不過一小時路程,只要能夠多堅持片刻,援兵就能到來。可是援兵還沒來,日軍遭到後方襲來的中國部隊的猛烈打擊。日軍此時已經完全隱蔽在能夠抵擋正面機槍的的各處掩體後,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