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1部分

“老爺!”沈氏萬萬沒想到袁世凱竟然如此安排,一時驚愕的連哭都忘記了。

袁世凱拉住沈氏的手,鄭重說道:“此事關乎咱們袁家的性命,二孃,你雖然沒有給咱們袁家生下子嗣,但是這孩子們平日裡頭都喊你親媽。他們裡頭沒一個成氣的,此事只能交給你來辦我才放心。我生前殺人甚多,結仇也多。朝廷裡頭的人想對咱們袁家不利的人本來就多,若是我死了,你就讓年長的孩子們到海外去。年幼的孩子們走不了,就都回項城老家去。他們可就託給你了。”

“老爺,您英明神武,怎麼可能敗給幾個亂黨!”沈氏腦子裡頭一片混亂,只能這麼泛泛說道。

“青出於藍啊,咱們袁家的孩子若是能有一個如陳克這般,我死了也沒什麼害怕的。”袁世凱嘆了一聲。這是他的真心話,讓大姨太沈氏出去之後,袁世凱坐在座位上回想起與陳克的交往。現在他早就記不太清陳克的模樣,兩人不過泛泛的見了一兩面而已。怎麼回想當時的情形,袁世凱也想不出陳克有什麼特別的表現。不過這種韜晦卻讓袁世凱很是贊成。自以為是的青年袁世凱見得太多了,在沒有地位的時候,這些青年總是力圖向有地位的人證明自己的“了不起”。陳克當時的表現現在看來的確是很了不起。

“現在的陳克又是個什麼樣子呢?”袁世凱默默的問自己。這次出兵的危險性他看得很清楚,滿清朝廷裡頭除了袁世凱自己之外,根本沒有能統領三鎮北洋新軍的人才。慈禧太后既然決定要消滅人民黨,那只有派遣袁世凱帶兵。如果加上王士珍與段祺瑞還有河南新軍的話,這等於有了五萬新軍。清廷方面收集的各路情報中,普遍報告人民黨部隊不過兩萬多人,五萬對兩萬,北洋軍的勝利應該有極大的可能。

不過兵兇戰危,北洋第三鎮與江北新軍進攻安徽的時候,也沒有人認為會遭遇到那麼大的一場敗仗。萬一袁世凱這次戰敗了,北方只剩了兩鎮新軍,總共兩萬多人的兵力自保尚且不足。而陳克以戰勝北洋三鎮的威名,天下再也沒人敢與人民黨為敵。那時候陳克兵鋒所指

“哼!”袁世凱突然冷笑一聲。自己不出兵也是不行的,慈禧春秋日高,而且江蘇搞起了議會,這立憲新政的名頭已經被搶去了,袁世凱主導的立憲局面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原本追捧立憲的不少人已經採取了觀望的態度。局面到了這個地步,袁世凱還留在北京那才是自取滅亡。

若是和陳克私下交易呢?袁世凱不是沒有動過這等念頭,不過恩銘的下場已經證明陳克絕對不會放過袁世凱這種號稱“民屠”的官員的。陳克手下有些以前義和拳的餘孽,為了收買安徽六安與霍山的民心,陳克就殺了恩銘。那要收買河北與山東的民心,袁世凱的腦袋無疑是最好的東西。

“陳克,咱們就看看誰能笑到最後。”袁世凱下了決心。

1908年7月1日,段祺瑞帶著北洋第三鎮的主要軍官自縛回到了北京陸軍部門前。陸軍部立刻將這些敗軍之將收監。這裡頭就有騎兵統帶孫永勝。孫永勝這些日子以來在北洋軍中日子格外難過,不少人見到孫永勝,都會稍帶戲謔的稱其為“孫姑父”。由於人民黨優待俘虜,很難說這種稱呼裡頭有太多的惡意。

孫永勝身為敗軍之將,在戰俘營裡頭第一次見到了侄女何穎與侄女婿陳克。雖然出兵前孫永勝曾經信誓旦旦要砍下陳克的人頭,不過親眼見到陳克在荷槍實彈的衛兵簇擁下衝著自己的病床而來的時候,孫永勝首先感到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

作為軍人,孫永勝能從陳克身上感受到真正的威壓。那是對殺人毫不在意的人特有的感覺。儘管陳克的方臉上也有禮貌的微笑,不過這微笑是食人虎的善意。人民黨與北洋軍最慘烈的戰鬥孫永勝都經歷過了,無論是機槍陣割麥子般掃倒成片的北洋騎兵,還是從河道上的軍艦猛烈的炮擊,以及燃燒的城市,城牆上成千上萬人民黨步兵暴風雨般的射擊。孫永勝每次想起來都感到畏懼。這北洋軍噩夢的製造者就是陳克。孫永勝不可能不怕陳克。

跟著北洋官兵一起回到徐州,北洋沒了戰馬,孫永勝的騎兵統帶成了徹頭徹尾的虛職。孫永勝也不抱怨,更沒有自告奮勇,他就這麼老老實實的聽從上頭的命令。跟著段祺瑞一起回到北京請罪,孫永勝也沉默的服從了命令。第三鎮軍官被關進大獄之後,孫永勝靜靜坐在角落裡頭聽著其他戰友不安的低聲討論。他自己想到的卻是自己的妻子何倩。孫永勝有些後悔,如果當時聽從了何倩的建議不參與出兵的話,斷然不會落到今日的地步。可是自己就是不肯聽,還把何倩的勸告當了惡意。直到何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