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有什麼難以啟齒的,便惴惴道:“他、還說了什麼?”
他?
釋然收回心神,搖搖頭。
張先生沒說什麼,可她有太多的不解:“娘,你一定要留在楊家是為什麼?”
為什麼?
被趕出家門,這是奇恥大辱啊!以後會遭到怎樣的非議與白眼,不用腦子就能想到。這是數代都無法根除的隱痛,三言兩語怎可能說得明白!
你覺得受了冤枉,可外人知道什麼是真相隱情?他們只相信自己的所見、所聞,相信申明亭裡白紙黑字寫著的,那才是事實。
就算是謊言又如何?從古到今,因為蒙冤屈死的多了去了:屈原,伍子胥,戾太子,竇娥……還差三房一家?
三人成虎啊;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啊;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啊!
陶氏覺得才剛吃下去的一口麵條,瞬間變成了繩索。
釋然只做不知,靜靜地表述出自己的態度。
“娘不甘心,只是因為多年的付出未得到回報。娘不死心,冀望著有朝一日,他們能夠良心發現,認識到你的好,而後公正地對待你。按理,人都有夢,只是娘這個夢,太遙遠了。不但要賭上你和爹的一輩子,還要再填上兒女們的一輩子,娘覺得這划算嗎?”
凡人過日子,沒有個不算計的,小到針頭線腦,大到房舍耕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不會算計的,都是敗家子、不會過日子的愚婦、蠢人。
算計得好的,能夠一世富足安閒。
算計不到的,多半都會衣不蔽體、食不果腹。
怎能不算?
別人不說,釋然可是很瞭解她娘,那個精打細算,整個棲鳳大街上,都難得找出第二個堪與之媲美的。
既然要算,她就跟母親好好地算一下,看看哪些是母親漏算的,哪些能賺、哪些會賠,哪些是保本的,哪些是糊塗帳。
“娘你對外祖,從來就沒有這樣的心思吧?難不成送去一碗箍扎過去,就為了等外祖還你兩碗?送的時候,肯定是沒有想過任何回報的吧?從私心裡,外祖才是最親的,因為娘知道,外祖才是那個寧肯自己餓著,也絕對不會讓咱們吃不上飯的人。
因為不信任,所以才會想到索取。落袋方能心安。可是,你卻沒想到,他們偏能那麼狠心、做得那麼絕。如果娘覺得這已經夠叫人氣憤的了,還有一件事,不知道言哥兒有沒有跟你說過?
記得上次我刺傷了人家的馬,獲賠了十兩銀子的事嗎?你以為你把銀子藏得很好?言哥兒到前頭玩兒,大太太、二太太,二伯父幾個妾,甚至包括家裡的下人,繞著彎地套言哥兒的話,問他咱們得了多少賠償?銀子都藏在哪兒了?
言哥兒那就是小,不管事。不然,家裡頭哪還有什麼秘密。這也罷了,那可是你閨女拿命換來的錢,她們居然還要算計。有這樣的親人、親戚,娘你能睡得安穩嗎?”
“這群雜碎……”
陶氏的牙根都要咬斷了。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瑤。小老百姓過日子,講的不過是個禮尚往來。光吃不吐的,那是貔貅,是禽獸。娘你想過沒有,這些年咱們打了水漂的東西,要是拿來孝敬外祖,可能二舅早就娶上媳婦兒了。為了無情無義的人,而讓對自己最好的人受苦受窮,娘你心裡不難受嗎?一個只給了你一雙筷子兩個碗的人,怎比得上連棺材本都送給了你的人?當別人想看你笑話的時候,你固然會難過,可是,你想過沒有,外祖會不會因為你的難過而難過、內疚?”
陶氏的眼淚流了一道又一道,把手帕子都打溼了。
釋然便將自己的小手絹遞了過去。
陶氏一接住手絹,當時就覺出異常了。
淚眼朦朧看不清那是什麼,她趕忙搵了搵眼睛,仔細一看竟然是一張二十兩的銀票,頓時大吃一驚。
再看釋然,依然是那個樣子,天掉下來都不會讓她驚慌失措的模樣。
只是,與往日不同。眼前的女兒含著微微的笑意,笑容裡有安慰和鼓勵。
陶氏忽然就頭不疼了、氣不虛了、肚子也不餓了。
“我抄了點東西,上次去縣城的時候賣了。”
陶氏至此再無疑惑。
釋然可以幫許圖貴抄功課,她的字必定是不會太差勁。至於抄的什麼東西,能賣這麼多錢,陶氏決定不予追根究底。
女兒肯跟她說這麼多話,她已經相當地滿足了。女兒沒有傻,相反地,這孩子簡直早慧得令人瞠目結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