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13章 莫桑石

大冬天的食物不好找,那些喜歡待在雪山牧場的旅鴿們也迫於無奈往南飛。

這是留存在旅鴿基因中的本能,大多飛去了南邊,不過還有一小群留下了,傍晚雪停了之後它們出來覓食,因為韓宣鋪在雪地上的顯眼油布,成功吸引到了這一小群旅鴿的注意力。

耐心等到它們進入藤筐下面,韓宣立馬拉動手中的毛線,那根支撐著藤筐的木棍倒下來之後,七八隻旅鴿被罩在了下面,撲打翅膀想要逃走,它們的同伴展翅飛走。

在這缺少食物的冬天,只要有吃的什麼動物都好抓,晚上的食材有了,但韓宣沒有帶走它們。

今天只為了圖個開心,如果不是牛仔們給這些旅鴿餵食,沒有離開的鴿群絕對會死掉大半,生活已經很艱難,望著驚慌失措的瘦弱旅鴿們,他沒好意思對它們做什麼……

今年的平安夜晚餐已經準備好,韓宣和老爹他們回家時候,發現門口松樹被纏上了密密麻麻的小燈,還有亮燈的麋鹿擺放在門口,家家戶戶在今天裝飾房子,如果空蕩蕩的會顯得很奇怪。

尷尬的是門上掛著槲寄生,韓宣敲門時候發現竟然是伊莎貝莉幫忙開門,按照奧古斯塔鎮的習俗,今天無論什麼關係的男女異性,站在這種植物編織成的花環底下時候都要親吻。

這種做法由來已久,槲寄生在西方被稱為“生命中的金枝”,但在北歐神話中卻成為死亡的象徵:奧丁和愛神弗麗佳的兒子——和平之神伯德,就是被邪惡之神洛基以槲寄生製成的飛鏢射死的。

弗麗佳悲痛的眼淚,化解了槲寄生的邪惡,救活了兒子,於是她承諾,無論誰站在槲寄生下,都會賜給他一吻。

隨著時間發展,這個神話慢慢演變成了西方聖誕節的傳統:如有女子偶爾經過或站立在槲寄生懸掛的地方,旁邊的男子便可走上前去親吻她。

原本和伊莎貝莉只是單純的朋友關係,不過在伊莎貝莉提出那件十分尷尬的請求後,兩人關係開始變味,或者說只在韓宣心裡變味了。

伊莎貝莉情商本就不高,對此相當坦然,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請求讓韓宣尷尬。

而安雅那邊,她對這些並不在意,這件事在她心目中不能算是“出軌”,也許是由於年紀太小,又可能是美國社會觀念過於開放,她覺得只是幫忙而已。

韓宣裝作不知道,直接走進了溫暖的屋子裡,剛進門就聞見食物香味,瞧見那隻正在壁爐旁烤火,毛髮髒到打結的肥貓時候,明白澡又白洗了。

聖誕節,在古老的西方,本是用來紀念耶穌的降生,象徵著新的開始,一切都是那麼純潔,帶有溫馨浪漫氣氛。

在仍舊帶有濃濃東方觀念的韓家成員眼裡,過聖誕節離不開聖誕樹、聖誕老人、聖誕禮物,即使是各地的唐人街,也早就接受了聖誕節,將它作為僅次於春節的盛大節日對待。

美國的華人們,其實更喜歡聖誕節,倒不是因為節日本身,而是由於春節時候不放假,聖誕節時候卻可以得到漫長的假期、以及的豐厚獎金,這是由於社會環境決定的。

換了衣服休息好之後,平安夜晚宴開始了,除了伊莎貝莉這位客人以外,韓宣兒時發小巴爾澤也在,他的外表已經和成年人差不多,還故意裝成熟留起了小鬍子。

另外還有一位面板黝黑的小傢伙,他是來自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小野人普普羅陀,很久沒有見到這個小傢伙,個子長高了一大截,髮型也變了。

身上穿著普通的衣服,一言不發坐在那,原本他的話很多,對現代社會了解得更深入、接觸到更多的人和事物,反而不再願意多說話。

韓宣也不知道將他帶回來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在亞馬遜熱帶雨林裡時候可能物質生活貧乏,不過當時普普羅陀過得很開心,現在不知道開不開心,但看樣子是不太順心。

他爺爺幫忙安排好了普普羅陀的前路,可是卻不一定適合這個小傢伙,孩子就像是白紙一樣,長輩們在他們身上塗抹什麼顏色,長大後就會變成什麼樣子的人,所以長輩們的每一個為孩子做出的決定都很重要。

是韓宣將普普羅陀從封閉的熱帶雨林帶出來,他覺得自己有義務負責這個小傢伙的人生,當初曾經答應過普普羅陀的爺爺,會幫忙照顧好他。

此刻幫忙切開盤子裡的牛排,和坐在自己身邊的普普羅陀交換了盤子,問他說:“最近在學校生活得怎麼樣?”

“……很無聊,我討厭上學。”普普羅陀用帶有濃厚口音的英語回答道,聽起來有點奇怪。

自由慣了的原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