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六'訊,問也。鞠,窮也。
注'七'七人謂騭從弟豹、遵、暢,騭子鳳,鳳從弟廣宗、忠也。
注'八'血祀謂祭廟殺牲取血以告神也。
注'九'以逼迫廣宗等故也。
寵字仲威,京兆人,初闢騭府,稍遷潁川太守,治理有聲。及拜太尉,封安鄉侯,甚加優禮。
廣德早卒。甫德更召徵為開封令。學傳父業。喪母,遂不仕。
閶妻耿氏有節操,痛鄧氏誅廢,子忠早卒,乃養河南尹豹子嗣為閶後。耿氏教之書學,遂以通博稱。永壽中,與伏無忌、延篤著書東觀,官至屯騎校尉。
禹曾孫香*(子)**'之'*女為桓帝后,帝又紹封度遼將軍遵子萬世為南鄉侯,拜河南尹。及後廢,萬世下獄死,其餘宗親皆復歸故郡。
鄧氏自中興後,累世寵貴,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將軍以下十三人,中二千石十四人,列校二十二人,州牧、郡守四十八人,其餘侍中、將、大夫、郎、謁者不可勝數,東京莫與為比。
論曰:漢世外戚,自東、西京十有餘族,'一'非徒豪橫盈極,自取災故,必於貽釁後主,以至顛敗者,其數有可言焉。'二'何則?恩非己結,而權已先之;'三'
情疏禮重,而枉性圖之;'四'來壟方授,地既害之;'五'隙開埶謝,讒亦勝之。
'六'悲哉!騭、悝兄弟,委遠時柄,忠勞王室,而終莫之免,斯樂生所以泣而辭燕也!'七'
注'一'高帝呂后、昭帝上官後、宣帝霍後、成帝趙後、平帝王后、章帝竇後、和帝鄧後、安帝閻後、桓帝竇後、順帝梁後、靈帝何後等家,或以貴盛驕奢,或以攝位權重,皆以盈極被誅也。
注'二'後主謂嗣君也。言外戚握權者,當先帝時或容免禍,必貽罪釁於嗣君,以至傾覆。數猶理也,其致敗之理可得言焉。
注'三'言外戚之家,承隆寵於先帝,不結恩於後主,故權勢先在其身也。
注'四'圖,謀也。其人既居權要,禮數不可不重,故後主枉其本性與之圖謀政事,非心所好也。
注'五'後來寵者,方欲授之要職,而先代權臣見居其地,必須除舊方得授新,是地既害之也。
注'六'君臣有隙,上下離心,則權寵之人形勢漸謝,於是讒人構會,尋亦勝也。
注'七'樂毅忠於燕昭王,其子惠王立而疑樂毅,樂毅懼而奔趙。趙王謂樂毅曰:
“燕力竭於齊,其主信讒,國人不附,其可圖乎?”毅伏而垂涕曰:“臣事昭王,猶事大王也。臣若獲戾於它國,沒身不忍謀趙徒隸,況其後嗣乎!”事見古史考。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為著姓。恂初為郡功曹,太守耿況甚重之。
王莽敗,更始立,使使者徇郡國,曰“先降者復爵位”。恂從耿況迎使者於界上,況上印綬,使者納之,一宿無還意。恂勒兵入見使者,就請之。使者不與,曰:
“天王使者,功曹欲脅之邪?”恂曰:“非敢脅使君,'一'竊傷計之不詳也。今天下初定,國信未宣,使君建節銜命,以臨四方,郡國莫不延頸傾耳,望風歸命。今始至上谷而先墮大信,'二'沮向化之心,生離畔之隙,將復何以號令它郡乎?且耿府君在上谷,久為吏人所親,今易之,得賢則造次未安,不賢則秖更生亂。為使君計,莫若復之以安百姓。”使者不應,恂叱左右以使者命召況。
況至,恂進取印綬帶況。使者不得已,乃承製詔之,況受而歸。
注'一'君者,尊之稱也。
注'二'墮,毀也。
及王郎起,遣將徇上谷,急況發兵。恂與門下掾閔業共說況曰:“邯鄲拔起,難可信向。'一'昔王莽時,所難獨有劉伯升耳。今聞大司馬劉公,伯升母弟,尊賢下士,士多歸之,可攀附也。”況曰:“邯鄲方盛,力不能獨拒,如何?”恂對曰:“今上谷完實,控弦萬騎,舉大郡之資,可以詳擇去就。恂請東約漁陽,齊心合觽,邯鄲不足圖也。”況然之,乃遣恂到漁陽,結謀彭寵。恂還,至昌平,襲擊邯鄲使者,殺之,奪其軍,遂與況子弇等俱南及光武於廣阿。拜恂為偏將軍,號承義侯,從破髃賊。數與鄧禹謀議,禹奇之,因奉牛酒共交歡。
注'一'拔,卒也。
光武南定河內,而更始大司馬朱鮪等盛兵據洛陽。又幷州未安,光武難其守,'一'
問於鄧禹曰:“諸將誰可使守河內者?”禹曰:“昔高祖任蕭何於關中,無復西顧之憂,所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