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疤痕。在館長失蹤事件裡帕齊對他簡直一點真正的興趣也沒有。
可惜那警察見到他是在酷烈刑具展覽會上,要是在蘭花展覽會上就好了。
萊克特博士充分意識到,在那警察的腦袋裡各種靈感因素跟他所知道的無數別的東西在一起隨意蹦跳。
里納爾多·帕齊應該到潮溼的地下去跟韋基奧宮的前館長見面呢,還是應該在表面上的自殺後被發現?《國民報》是會高興把他往死路上趕的。
現在還不行,惡魔考慮道,然後便轉向了他那一大卷一大卷的犢皮紙和羊皮紙手稿。
萊克特博士並不擔心。他喜歡15世紀的銀行家兼駐威尼斯大使內裡·卡波尼的寫作風格,他讀他的書簡純粹是為了高興,有時還大聲朗誦,直讀到深夜。
第二十二章
天亮以前帕齊已經得到了萊克特博士的國家工作許可證上的照片,還附有警方檔案裡的permesso di soggiorno(暫住證)照片的底片。帕齊又複製了梅森·韋爾熱招貼畫上那幅極好的面部照片。這兩張臉輪廓相似,但是如果費爾博士就是漢尼拔·萊克特博士的話,鼻子和麵頰一定加了工,很可能是膠原蛋白注射。
耳朵看來很有希望。帕齊像100年前的阿方斯·貝蒂榮①一樣,用放大鏡仔細研究了耳朵。兩對耳朵似乎相同。
①阿方斯·貝蒂榮(1853—1914),巴黎警察機構罪犯識別部門的負責人。他發展了一種被稱為人體測定學或“貝蒂榮識別法”的罪犯識別系統,包括一系列細緻的身體測量。
他在警局過了時的電腦上對美國聯邦調查局VICAP專案敲進了他的國際刑普通行密碼,調出了卷帙浩繁的萊克特檔案。他咒罵他的調變解調器太緩慢,竭力讀著螢幕上模糊的字跡,直讀得眼睛發花。案件的大部分他都是知道的,可是有兩件事卻叫他大吃了一驚。一件新,一件舊。最新的情報提供了一張。x光照片,指明萊克特很有可能做了手部手術。舊的是一份田納西警局手寫報告的掃描樣,文章注意到漢尼拔·萊克特在孟菲斯殺死警衛時放著《戈德堡變奏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