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葷,但並不能拒絕美食誘惑,於是就逐漸研究出了用素菜仿製葷菜的做法,這也是美食中的神秘之處,素雞雖然是素食,但味道卻跟真的肌肉十分相近,風味獨特,甚至做到極致口感跟原味相差無幾,讓人根本分辨不出吃到的到底是真雞肉還是素雞肉——當然,這就需要十分高超的廚藝了。
值得一說的是,素雞在這個世界中並不少見,更是因為素食者運動的原因以素仿葷的做法曾經大為流行,人們沒有了肉類可吃,自然要想其他的方式代替,所以田小杜對素雞並不陌生。
只可惜的是,素雞素鴨這種以素仿葷的做法經過了八十年的發展早已經變了味,試問,人們根本你吃不到真的雞肉鴨肉,又怎麼知道自己仿製的素雞素鴨跟原味有什麼區別?
重生之後葉垂也曾吃過仿製的素雞,口感倒是不錯,但給人的感覺就是豆腐製品,早已經沒有了以素仿葷的精髓。
寺院菜作為僧人們研製的美食,並沒有多少出現在滿漢全席之上的,可這不能說它們的味道不出眾,只不過是因為滿漢全席並沒有素食的規則,寺院菜多少不合時宜而已。
而葉垂現在也是一時心血來潮,打算做一道素雞菜餚,看一看林正道能否分辨的清真假。
素雞的主要原料就是豆腐皮,而且不是油炸的那種豆腐皮,將豆腐皮鄄城圓棍狀,捆緊煮熟,這時候豆腐皮已經成為塊狀,層次分明,口感上便已經貼近雞肉,當然,更主要的還在後面,將圓棍狀的豆腐皮切片,用油炸的金黃,到了此時如果不是仔細檢視,已經很難認清這是豆腐皮了。
接著就是素雞最重要的部分,需要用調味品對豆腐皮進行掩蓋,令豆腐皮做到以假亂真,架起一鍋,倒入適量的水,加入大料,醬油,香葉,桂皮等調料品,每一味調料的香味都是味道的一部分,令它們組合之後便可以調製出雞肉特有的濃香。
等水燒開,將油炸過後的豆腐片送入鍋內熬煮,一直等湯汁快要幹掉的時候,才將豆腐撈出。
此刻的豆腐不管從形還是從味上都已經跟雞肉有了八九成的相似,接下來就是用這以假亂真的雞肉來製作菜餚了,葉垂還記得當初林正道第一次吃辣子雞時的痛快模樣,於是便用這素雞肉做成了一盤辣子雞。
紅色的辣椒跟微黃的素雞相應成輝,田小杜用筷子夾起一塊素雞肉來送入嘴巴,只覺得柔中有韌,味美醇香,更帶著雞肉特有的清香,還有辣子雞這道菜的辣香,好不精彩——如果不是剛才親眼看到了葉垂做菜的過程,這時候要是有人告訴田小杜這是一道全素的菜餚,他是肯定不相信的。
“師父,你竟然真的用豆腐做出了雞肉的味兒來,素雞的做法我也知道,還特意研究過,但沒想到竟然真的可以以假亂真。”田小杜滿是驚歎的說道。
“素雞的要點在於調味,要想調出雞肉的味道至少也該對雞肉的味道十分熟悉才對,不過八十年的肉類有毒,雖然素雞的做法流傳了下來,可調味法早已經失去了神韻,做出來的素雞似是而非也是情有可原的。”葉垂笑著解釋道。
將這道辣子雞盛盤,另附一碗米飯端到了林正道的面前。
“辣子雞?”林正道看到這道菜,立刻就笑了出來,“我還記得第一次吃你所做辣子雞的味道,那時你這菜譜賣給了萬來福,後來因為生意上的原因又到萬來福去吃了幾次,結果都沒有你做的正宗,呵,今天倒是可以好好的回味一下這道菜的味道了。”
這麼說著,他就急急忙忙的夾了一筷子送入口中,一臉滿足的吃了下去,還連連點頭:“不錯,就是這味兒!”
“你沒有吃出什麼不同的地方來?”葉垂笑著問。
“不同的地方?”林正道楞了一下,“唔,這雞肉的口感似乎略有不同,似乎更有韌性,難道是經過了特殊的處理,不過吃起來也更加的暢快,很不錯。”
“呵呵,你喜歡吃就好。”葉垂笑著說道。
林正道畢竟不是韓老那樣的老饕美食家,嘗不出這並非雞肉也是很正常的,不過葉垂很懷疑,要是換成了韓老的話,不知道又能否嘗得出這其實是豆腐做出來的素雞?(未完待續)
ps:素雞肉其實很多地方都有賣的,但味道不正宗,很容易就可以吃出豆腐味,不過加農炮看過一個電視節目,裡面一個老師傅做出來的素雞全素食材,但愣是讓人分不出真假來~~~~~很厲害啊,所以求月票求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