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問題。
“我們白天訓練那麼緊張,沒有時間來進行新兵教育,只有利用晚上”曲排長說。
“我們只有抓緊對新兵進行內務條例和紀律條例教育才能適應目前的新情況。我們連隊新任指導員又沒有到位,這個教育怎麼搞呢”我回答曲排長說。
“你去和連長商量一下吧”。小曲用凝視的目光望著我說。
我馬上回到連部和連長商量此事,連長要我擬定一個教育計劃送給他看。新兵教育由每個現任幹部擔任一至二課,利用十五個晚上的時間進行教育。
新兵教育在連務會上透過後,在全連順利的開展起來。
息燈號響過了,猛張飛排長上氣不接下氣跑來連部報告說:“我們排的一名戰士不見了,在附近都找過了不見宗影。”
連長也在忙著開啟被子準備睡覺,他先是一驚,隨後,揮了揮手,招呼一排長坐下慢慢地講。
一排長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後,連長考慮了一下,走過來和我商量,覺得這個事有它的嚴重性,可能新兵怕打仗,有可能是逃跑。
“出現逃兵我們連隊不光彩呀”我在一旁說。
“現在顧不上光彩不光彩了,只有趕快找到人才是”連長著急地說。
“我們立即報告團部”,我在一邊建議說。
連長停了一下,走到電話機旁邊,抓起電話向團值班室報告了事情的經過。
一會兒,團軍務股的同志到了,在連部分析事情發生的原因和經過。經過大家的分析和討論,一致認為極有可能是逃跑。
夜深了,連部燈火通明,大家都在想著各種辦法。
“我們分兵三路,一路到德保縣城,一路到邊境的邊防站,一路在駐地附近,就是到了天涯海角我們也要把他找回來”軍務股長堅定的說。
我們立即作出分工,我帶一班人馬到邊防站,軍務股的同志到德保縣城,連長帶人在附近尋找。
我們各路人馬立即出發,這時已是凌晨一點多鐘了。
我們這一組是最艱苦的,我們駐地離邊防站有幾十公里路,我們坐著解放牌汽車在崎嶇的山路上行駛著,因為離邊境很近,我們只能閉燈行駛,我們到達邊防站時已是早晨八點多鐘了。
到邊防站後,我把介紹信拿給邊防站長,站長給我們講沒有見到異常情況。估計逃跑過境的可能性小。
我們在邊防站的協助下,在邊防站附近的山上搜尋了一遍,沒有見到什麼有價值的線索。我們將這些情況向團裡作了彙報。團裡要求我們繼續在邊防站守候。我們在邊防站守候了二天,第三天團裡通知我們立即返回。
回到連隊我們才知道,這位新兵跑到德保縣城後想搭汽車到南寧,再坐火車回家。在德保縣城上汽車要證明,他就不敢上車,在德保縣城溜達,尋機逃跑。
找回後上級給予他一定的處分,並在部隊中開展了深刻的教育。我們連隊也從中吸取了教訓。
(三)
軍訓部門來通知,訓練中要注重排除障礙的訓練,並安排工兵到連隊回巡講課。我們在進行進攻戰鬥訓練時也講了排除障礙的課,但是不全面,更沒有專業基礎,現在有工兵來講課我們連隊也更放心了。
工兵排長來我們連隊講課了,我們全連集合在宿舍前。
工兵排長說:“我們以前講進攻戰鬥排除障礙時,只講排除鐵絲網和崖障。現在根據前方偵察兵傳回來的資訊在越南邊境有五道障礙,這給我們進攻路上增添困難。所以我們要對各種障礙作一個瞭解,掌握排除的方法”。
“第一道是竹籤地,這比較原始,但很經濟適用,竹籤上塗上一層毒素,人碰著傷了面板就能中毒,一般刺傷戰鬥員的腳。通常設定在前沿的地面或挖掘的陷阱裡,設定縱深約20………30米。排除的方法只能原始對原始,採用木板鋪墊通道和穿用木板做成鞋底的鞋。
第二道是鐵絲網,大家學過排除的方法,這不多講了。
第三道是崖障。
第四道是防步兵地雷,主要是踏雷和絆雷。踏雷又主要是壓發引信,踩著雷時不能松腳,一鬆腳時就炸,踩著雷排除時,要挖空地雷旁邊的泥土摸到引信插銷,拔掉插銷就排除了地雷爆炸。絆雷是拉一根繩子,人員一絆上就爆炸,排除的方法通常是用輔助工具拉繩子引爆
。第五道是壕溝,人工構築兩米深一米五寬的壕溝。克服這種障礙時平時我們訓練中採用跨越式。
雖說有五種障礙,但是在我們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