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子了,沒想到保成娘,把芝麻種已經給藏到了保管屋的後面。 txt小說上傳分享

小河岸邊的人家47

保成娘回到家後,又過了好大一會。她估摸著小鴿他們已經睡下了,才匆匆地從家裡出來。然後,深一腳、淺一腳地又摸回來,慌慌張張地取回了那半袋芝麻種。為了掩人耳目,她回到家裡就找出一條被單。然後,把芝麻縫進被單裡,再平鋪到床上。又把原來的盛芝麻的口袋,放鍋底下給燒了。

怨不得她不去買紅薯面,而是隻買了二十幾斤白麵。她有她的小算盤啊!她是想,等吃完了那些白麵,再去賣幾斤芝麻。然後,她又可以買不少白麵。這樣,她家就可以吃上兩個月的白麵,她才不管生產隊,秋裡種不種得上芝麻呢!

沒想到,保成的一句話,就壞了她的美夢。

小鴿三個人還沒走太遠,就聽見保成的家裡,傳出了保成叫疼的哭叫聲。今天夜裡,估計保成是不會有好日子過了。他娘邊打他,邊咬著牙罵。說,以後別管啥事,都不能讓保成知道!

別管怎麼說,這個春天,夢周、保成和保妮都沒有再捱餓。保成家的白麵,很快就吃完了。是夢周娘,用紅薯面接濟了他家。那時候的保成娘,再也不嫌棄紅薯面,不能擀成麵條了。

夢周和保成常常一人一個紅薯面窩窩頭,在窩窩頭中間的凹腰處,放了和好的紅辣椒麵。然後,一邊撕一角窩窩頭,一邊沾紅辣椒麵吃。有時候,高興起來,還要邊吃邊唱:窩窩頭沾秦椒,越吃越上膘。

不久,榆錢兒也長出來了,槐花也開了。

夢周、保成這樣的男孩子都是爬樹的高手。他們噌噌幾下,就爬到了榆樹杈那兒。然後騎到樹杈上,一把一把地往下擼榆錢兒。擼下來的榆錢兒,別管是蒸著吃,還是和麵在一起揉了,然後揣成窩窩,那都是很好的糧食替代品。

就是最不會過日子的保成娘,也喜歡吃榆錢兒。只不過,她的吃法和別人略有不同。保成娘是把榆錢兒先用白麵揉了,放些鹽和香料。然後拍成餅狀,用香油在鍋裡煎著吃。一次吃不完,她還可以把那煎過的榆錢餅,再放些胡椒麵燒湯喝。自在起來,她邊喝湯,還會邊教保妮唱歌,那歌是這麼唱的:

月老孃、亮堂堂,

北方侉子來逃荒。

前面挑著破棉襖,

後邊擔著爛條筐。

妮的娘、你別哭,

前面有間茅草屋。

支上鍋、下糊糊,

喝得小肚鼓油油……

槐樹上有刺,有時會扎到孩子,大人們就不讓小孩爬樹夠槐花。平常,夠槐花也不用上樹。大家都是用一根長棍、或者竹竿,綁上一把鐮刀。撿那槐花開得多的、好的、嫩的,把鐮刀伸上去。然後,往下猛拽鐮刀,一枝雲彩一樣的槐花就飄下來了。

槐花的吃法和榆錢兒的吃法,基本上是一樣的。卻不知道為什麼,農村的槐樹總是比榆樹多很多。榆錢兒只能吃很短的時間,槐花因為多,就可以吃很長的日子。槐花吃不完了,還可以用開水焯了後晾乾,好以後來個細水長流。即使以後有了口糧,若想吃個改樣的飯,再拿出來用面蒸,或做窩窩,也可以炒雞蛋吃。

雖都是些窮人,過窮日子的無奈之舉。但,只要有這些東西,卻著實是餓不死人的。老年人說,只要是藥不死人的東西,都要學著嘗一點。不然的話,萬一遇上欠年,那就得‘人吃人、狗吃狗,老鼠餓了啃磚頭。’

這不是傳說,解放前老年人都經歷過的。別說是樹葉,就連樹根、樹皮也都是被吃了個精光。據說,那時候外甥是不敢走姥孃舅家的。別管你是四、五歲的玩童,還是十幾歲的孩子。餓綠眼睛的姥娘、舅家的人,不由分說先給勒死,吃了再說。

小河岸邊的人家48

那時候,小孩是最不值錢的。一個小男孩被人家收養,最多就值幾十斤的高粱或者玉米。小女孩就更是不值錢了,小小地送給人家做童養媳,也就能換回一、兩塊出過油的豆餅。

話說回來,解放前那樣的日子,我們是永遠也不想再有了。但,農村人什麼都吃的勤儉習慣,卻沒有扔掉。別說是夢周和保成家,這樣的困難戶,就連佰能家,三春上也吃榆錢兒和槐花的。即使為了表示跟大家不同,瓢書記也最多會去郭店買些葛花來吃。但,那東西說來是讓人羨慕。其實,也比槐花好吃不到哪裡去。

樹是生產隊裡公有的,不夠白不夠,榆錢兒和槐花不吃白不吃。現在不吃,季節過了,就怕你再想吃,也撈不到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