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失蹤,從無發現的;第二,不少精壯年青人無端端被殺害,也永遠找不到兇手;第三,孔家園每年照例施衣贈藥和施粥,並在園前空地興建醮壇,超渡亡魂。對於這些,老年人重視第三點,認為是孔家園一番好意,超渡亡魂,澤及陰司;中年人也存此看法,只有年青人把三點一齊看,認為第一點與第二點都是孔家園所為,第三點是希望賄賂鬼神,替自己贖罪,在心理上得到安慰。
凌起石是年青人,而且親眼看到唐老三與彭老四勾心鬥角,知非善類,自然便和年輕人一樣看法。
當晚他再到孔家園去,發現孔家園內守衛森嚴,伏樁處處,和去晚的鬆懈情況,有天淵之別,實在不容過份輕視。不過,雖然如此,要想嚇退凌起石,僅憑這些,還是十分不夠的,孔家園雖然防衛森嚴,伏樁處處,但比之京師中的高官府衙,和皇宮禁苑,還是相差甚遠,無法相比的。因此,在孔家園本身來說,也許已經視若金湯了,但在凌起石眼中卻不外如是,只要稍微留意,不作過度輕窺就不會出問題的了。孔家園周遭已經設下伏樁,佈下陷阱,只等凌起石現身硬闖便會四出包圍,把他困起來,實行生擒活捉了。
孔家園過去採用此法,曾經屢建奇功,所以這一次企望亦大。
但是,三更也打響了,但未見凌起石蹤影,有的人已經精神鬆懈,認為對方是不會來了,有的是緊張過度,心力交嚴,無法支援下去了,還有一些人自高自大,以為已經嚇倒了對方,使他心懷恐懼,不敢再來了。
孔家園的人如此看法固然自大與天真,但也有根據的,因為孔家園這個名字,在東海沿岸,特別在山東省內的江湖人物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敬畏三分的,事實上在過去的日子裡,因不服孔家園而與孔家園對抗的人,到頭來不是心服投降,就被折辱處死,能夠飄然脫身而去的人實在有限,而且永不敢再來,有了這些事實做例子,凌起石過時不來,他們是難免要自大自滿,亂吹一通的。
四更鼓已經打響,再有一個更次就天亮了,光天化日之下,凌起石當然更不敢來犯,因此,聽到四更鼓響,各人的心情更加輕鬆了。不過,也會心水清的說:“不對,剛才還是三更鼓,怎麼一下子就到了四更?恐怕不對吧?你們注意到沒有?”
“不錯,你這話有道埋!”有人說。
“可能三更打得遲了,也可能四更打得早了,這是常有的事,有什麼奇怪!”亦有人這樣說。
“我們去看看,問問是怎麼回事。”有人要去向更夫調查真相。
幾個人正在爭論間,突然有人尖聲大叫起來。夜靜,這種尖叫聲可以傳得很遠,各人一聽到叫火燭,又聽說是燒糧食,都驚叫,爭相前去滅火。
這一夜雖然風勢不強,但卻有風,火起之後,火趁著風勢,風助火威,火勢一盛,風勢就更大了,轉眼之間就燒紅了半邊天,火勢蔓延到附近幾間房子了。
孔家園的人忙著在滅火,忘記了防範敵人進襲,但敵人卻利用這個機會,出手極辣,一輪快攻,迫出連聲慘叫,那邊廂的火還沒撲熄,這邊廂已經死了五個人,每個都是身上中了一掌,掌力直透後心,留下六隻長長的指印,證明兇手是早一晚曾經殺死李棟與彭老四那個賊人。
這是第二個變化,孔家園又陷入風聲鶴唳中了。早先一陣子各人還充滿信心,認為對方不敢再來,怎料不過相距頓飯時光,各人由自滿自信,變成為自卑自苦,膽怯得膽粟心寒,風吹草動也懷疑是凌起石突然出現,這樣的怯懼,如何還能打鬥?如何還有迎敵信心?
孔家園的威名,不但威震山東,也名傳天下,從來無人敢捋虎鬚的,所以園中人固自大,外人亦以能一識園主,一入孔家園為榮,想不到這一天,卻有人火燒孔家園,殺了孔家園幾個人。
本來,身為江湖中人,或武林人物,隨時都有被襲擊的可能,提防被襲是應有的警惕,因此,許多隱居的老俠,或黑道人物,年中都會有仇人尋上門來。他們對此早有所防,不以為怪,但孔家園長久以來備受各方面尊重,從未受到驚擾,平靜慣,幾忘世間尚有爭鬥事,所以對於防衛一事,雖然仍有,但一直未切實執行,唯一的防範是建築物本身的機關,及園中佈置是根據陣法的,如此而已,所以一經來人放火,殺人,便大家心寒膽怯,失去作戰鬥志。
凌起石選擇孔家園開刀,並非耀武揚威,完全是為了履行對華錦屏的諾言。自然,凌起石不是一個死守諾言的人,他之所以動手,主要還是由於孔家園是一個罪惡的大本營,園主孔大成是一個隱藏得極好的巨惡。他對此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