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陽笑道:“譚教授,我就是一個業餘收藏者,並沒有花費太多的金錢和過多的精力去經營這個事情,能夠做到這個樣子。只是機緣巧合罷了,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譚長橋說:“黎書記,你這裡還有兩樣超過了兩家故宮,你知道嗎?”
“兵器肯定是超過了,故宮沒有收藏多少兵器嘛。還有一個我就不知道了。”
譚長橋抖抖手裡的清冊說:“是玉器。上次你弄回來的是23483件,這次的是7226件。還有加工廠雕琢的20多件大件玉器,加起來有30730件了。雖然沒有兩個故宮的總數多,但比哪一家都多呢。”
午陽說:“譚教授,我這裡的東西,最少的是什麼?”
“很多東西都不全。古籍善本就沒有,字帖也沒有,漆器、琺琅、玻璃、金銀器、竹木牙角雕刻,筆墨紙硯等雜項的東西,除了牙雕外,都不多,書畫作品總共不到200幅,元代以前的只有3幅。涉及面過於狹窄了。這200幅裡面,還有十幾幅我們懷疑是贗品。”
午陽笑道:“你們懷疑是贗品,那肯定就是贗品了。到時候別拿出去陳列就是了。譚教授。物件總數有多少?”
“包括那些民俗的物件,不算這次的,超過800萬件了。黎書記,講到這裡,有件事情我得跟你說,隨著這裡新展室的啟用和在京城再建新館。地下室已經能夠收藏現有的文物了,但是你以後肯定還會弄回來。就還是不夠地方收藏。”
“要如何處理?”
“必須修建收藏文物的庫房,要跟展廳一樣。恆溫、恆溼、防火、防震,如果能夠防原子武器就萬無一失了。”
午陽問:“在石山下面開鑿庫房可以嗎?”
“那當然是最好的啦。”
“好,我安排人去找一個合適的地方鑿石修建庫房吧。到時候搬過去就是了。”其實,早已經安排人在易河的沿江風光帶和太平洋的島嶼上鑿石建洞了。近兩年打撈的瓷器,都已經運往島嶼了。上次打撈了一艘長130多米、寬30多米的大船,瓷器近百萬件,島上的物件早已超過300萬件了,這次從蘭江運回來的瓷器,如果將四個人的都算上,應該有500萬件吧。可這個事情是不能跟譚長橋說的。以後京城的博物館建好了,讓他們去那裡做研究,找個藉口,運一些過去,這裡的文物,還不是屬於自己的秘密呀?
“黎書記,上次我們去傢俱廠要檀香木和金絲楠木,傢俱廠的人不給,說要給你做傢俱用。”
午陽說:“我沒有安排他們呀,這些人怎麼搞的。”
譚長橋說:“做傢俱也不是壞事,讓他們做好了。我要求他們按我提供的式樣做,也不至於糟蹋了那些好木料。”
“您提供的是古代的傢俱式樣吧?”
“對,明代的櫃子、梳妝檯、桌凳、茶几等,都是我派人去京城拍照、量尺寸的。那些金絲楠木正好都是舊木料了,做出來不用經過做舊,就是古傢俱了。檀香木就做成屏風,有立屏和掛屏,都要按照古代風格作畫,鑲嵌寶石。”
午陽笑道:“您這又是給博物館準備的吧?”
譚長橋笑著說:“只要你敢用,就給你留一套,反正有那麼多木材。”
午陽說:“譚教授,使用這種傢俱,還有什麼忌諱嗎?”
“有明一代,金絲楠木就是皇家用的,老百姓用了,是要被殺頭的。當然了,那個時候肯定是因為金絲楠木極少,皇家不允許老百姓跟他們爭有限的資源。現在幾百年都沒有金絲楠木做傢俱了,你就不怕折壽啊。”
午陽想,如果現在自己想做,有從湖裡弄回來的木材,做多少都沒有問題,不過不要急呢。“譚教授,我家裡還有檀香木呢,也是舊木材,都用了吧。”
“檀香木可貴比黃金,別都用完了,等我尋訪到了高手,做木雕吧。”
午陽說:“好。就聽您的。辛苦您了,我找靜波去。”
在卸車的地方叫上譚靜波,到博物館大門口新建的行政大樓,找了一間鋪地毯的辦公室,師徒兩人就坐在地毯上。先給靜波輸入真氣,增加他的功力。行政大樓剛剛裝修佈置好,還沒有進來辦公,不會有人來打擾他們。
輸入了真氣,又教了一套拳術,帶他練了幾遍。天就暗下來了,看時間,也才5點多鐘,現在是一年當中白晝最短的時候了。回到卸車現場,已經都收拾好了。午陽叫上譚教授和邱滿囤的人,一起去和園酒店吃晚飯。
飯菜早安排好了,他們一到,就開始上菜。午陽讓服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