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過渡時期),一種是大善人,其靈魂即刻上天,列入仙班。二是大惡人,其靈魂直墮入十八層地獄,身受諸苦,無有出期,而橫死之人大多是宿世惡報,故術者亦無能為力。
還有其它的原因死亡的,如趕屍原本只趕死在戰場上的屍,發展到後來,也幫那些被官府冤枉殺死的人趕屍回鄉,“辰州符”趕屍的地域範圍往北只到朗州(常德)不能過洞庭湖,向東只到靖州,向西只到涪州和巫州,向西南可到雲南和貴州,傳說,這些地方是苗族祖先的鬼國轄地,再遠就出了界,即使老司也趕不動那些殭屍了。
清朝以前每年秋分之後,各州府縣衙門都奉刑部的批文處決死牢裡的死囚。
一般臨刑的前一天,客籍死囚的親屬和同鄉甚至是那些好做善事的善人,都會湊一些銀子給他們請來的老司(慣例是各著青衣和紅衣的兩位),買好一應物品,行刑當天,二位老司及助手以及幫忙的人都要在法場外等候。
午時三刻,刀斧手手起刀落,死囚人頭落地,一等到監斬官離開法場,紅衣老司即行法事唸咒語,助手幫忙將被斬的客籍死囚身首縫合在一起,在由青衣老司將辰砂(最好的硃砂)置於死者的腦門心、背膛心、胸膛心窩、左右手板心、腳掌心等七處,每處以一道神符壓住,再用五色布條綁緊。
此七處是七竅出入之所,以辰砂神符封住是為了留住死者的七魄。
之後,還要將一些硃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再以神符堵緊,相傳,耳、鼻、口乃三魂出入之所,這樣做可將其留在死者體內。
最後,還要在死者頸項上敷滿辰砂並貼上神符,用五色布條紮緊;再給死者戴上粽葉斗笠(封面而戴)。諸事辦妥,紅衣老司念畢咒語,大喝一聲“起!”客籍死屍便會應聲站起……
相傳,自從苗族的七宗七族自大江大湖遷來濮地的崇山峻嶺之後,他們失落了“五里大霧”的法術,卻創造了煉丹砂的技法。
一般說來,老司趕屍除須用祖傳的“神符”外,也萬萬少不了丹砂,這丹砂以辰州出產的最好,因而也叫辰砂,而那趕屍之術,原叫“辰州辰砂神符法術”,只因名稱太長不好念,就簡單地叫成了“辰州符”,後來發展到以道術趕屍,但其方未能是萬變不離其中。
趕屍匠湘西民間,自古就有趕屍這一行業,學這行業的,必須具備有兩個條件:一膽子大,二是身體好,而且,必須拜師,趕屍匠從不亂收徒弟。
學徒由家長先立字據,接著趕屍匠必須面試,一般來講,要看滿16歲,身高1。7米以上,同時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條件,相貌要長得醜一點,也是因為神鬼怕惡人之說的原因。
除以上條件外,還得找東西、挑擔子,因為屍體畢竟不是活人,遇上較陡之高坡,屍體爬不上去,趕屍匠就得一個一個往高坡上背和扛,最後,還有一項面試,這就是趕屍匠將一片桐樹葉放在深山的墳山上,黑夜裡讓面試者一個人去取回來,只有這樣,才能說明你有勝任趕屍匠的膽量,這三關順利透過了,才取得了趕屍匠學徒的資格。
這種奇特的行業,只有在湘南西部才行得通,因為,只有湘西有“死屍客店”,只有湘西群眾聞見趕屍匠的小陰鑼,知道迥避,湘西村外有路,而其他省路一般都穿村而過,他們當然不會準死屍入村,湘西人聞見陰鑼聲,便會主動將家中的狗關起來,否則,狗一出來,便會將死屍咬爛。
“趕屍”到民清末民初,軍法混戰的時代裡,也成為了一些黑幫的走私活動,借這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爭相走避的隊伍,掩飾販毒非法行為等等。
其實趕屍的並非一定要在夜晚才能出行,只是夜晚人靜便於行事,一是怕驚動了世人,二是沒有白天的繁雜事物,他們送屍的速度更快,而在與世人遠離的山地偏闢等地帶,白天也可以照常趕屍,並不單單拘限於夜晚趕屍,趕屍這行規定非常的嚴格,裡面有之非常多的秘術,非本行就不得而知內中趕屍的各種秘密了。
很快日暮降臨,百鳥歸巢,空中的紅色彩霞頓時籠罩了西方的天際,突見那兩個趕屍匠,將一隊死屍趕到了半山腰的幾間房子裡了。
我們走近了才發現,原來是趕屍客店,聽雙人月對我們講這種神秘莫測的“死屍客店”,只住死屍和趕屍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門一年到頭都開著,因為兩扇大門板後面,是屍體停歇之處,屍體都在門板後面整齊地倚牆而立,趕屍匠趕著屍體,一般要在天亮前就要達到“死屍店”(是指經過人煙的地方),夜晚悄然離去,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只能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