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部分

夥暴露在校領導面前。劉賓捱了個警告處分,姚大亞因為姚書旗的關係,毫髮無傷。

姚書旗憤怒不已,同時他對這個學生也開始心生忌憚連張聯紅都開始為韓東辯護了,這個學生到底有什麼魔力?姚大亞“指使”劉賓誣陷韓東的事情敗露之後,張聯紅委婉地對姚書旗提出了批評,要求他管教好子女,以免為自己引來禍事。

姚書旗幾次三番試圖開除這個學生,最終都老謀失算。原因固然有楊學明庇護的因素,但韓東自身的機警和才能,讓姚書旗都歎為觀止。這樣的學生,如果不是暴揍了自己的兒子,姚書旗也不肯輕易去得罪。這樣逆天的學生,在任何一所大學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貝。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學校還要靠他們撐撐場面。

在韓東宿舍裡,劉天剛當著韓東的面,狠狠地扇了劉賓兩巴掌,祈求韓東原諒。劉賓痛哭流涕,表示以後再也不敢招惹韓東。這場苦肉戲一出,韓東倒不好說什麼了。他對劉天剛也有些佩服,這個小商人確實是個人物。那兩巴掌誠意十足,韓東口頭不原諒劉賓,就顯得自己小家子氣了。

算了,已經打倒了他家的政治新星,葬送了他的公務員夢,跟他那點過節就一筆勾銷吧。韓東自認為還是比較大度的。當然姚大亞這小子,韓東不可能輕易放過。不是不報時候未到,韓東準備先隱忍不發。

濱海日報的羅記者,在濱海大學宣傳部幹事的引導下,來到了韓東的宿舍。室友們從沒見過這麼大陣勢,聽說他們找韓東,還以為東子犯了什麼事。

韓東此刻正在院圖書室碼字,只見他十根如飛,眼花繚亂地在鍵盤上敲擊著,一段段論文流暢地出現在電腦屏上。他文思泉湧,像是有如神助,連思考時間都不用。羅記者幾人打聽到了韓東的去向,來到圖書室,正好看到了韓東神乎其神的創作過程。幾人在韓東身後瞪著眼睛觀察了半天,韓東才發現背後有人。

“同學,請問你正在寫論文嘛?”羅記者好奇地問道。他也是碩士生畢業,對論文寫作頗為熟悉。像韓東這樣,不需要參考資料,直接運筆如飛的寫作,他從沒見過,簡直匪夷所思。看韓東的論文,並不缺乏規範的學術註釋,莫非這些參考文章和書籍,他都能倒背如流?

韓東也不否認,衝他們微笑地點點頭。“你應該是韓東同學吧?”羅記者問道,也許只有這麼牛逼的人物,才能成為最年輕的法學學者。

“我是韓東,你們找我有事?”

“你好,韓同學,我是《濱海日報》的記者。請問你對成為濱海市法學會最年輕的會員一事有何感想?”羅記者就地採訪,圖書室的其他同學都好奇地打量著他們。

韓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什麼時候自己加入法學會了?不過看他們架勢,並不像組團忽悠自己的樣子。看來發生了什麼自己不知道的奇遇?法學會的會員證還沒下來,韓東也沒接到法學會的訊息,竟是毫不知情。

《濱海日報》是黨報,是濱海市各級領導幹部每天必看的報紙。在這樣的媒體面前發言,韓東不得不十分謹慎。“目前還沒有接到訊息。不過我對加入法學會感到十分榮幸。”

“到目前為止,你創作發表了多少篇學術論文?”

“五篇,在《濱海法政學院學報》、《濱海市行政學院學報》、《濱海市社會科學》、《人民法制報》各發表了一篇,在今年的法理學年會上一篇論文獲得了一等獎。”韓東對自己的成績如數家珍,至於《法制日報》上的那篇評論,另有用意不便透露。

羅記者驚訝中帶著佩服之色。如果說前三個刊物影響一般的話,《人民法制報》卻是實打實的全國性媒體,在政法系統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力。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韓同學真是天資卓越、筆耕不輟啊!”羅記者感慨一聲。

“過獎了。”

“請問你是怎麼走上學術道路的?”

“我走上學術道路純屬偶然。當然離不開法學院楊學明院長創造的寬鬆自由的環境,和吳紅旭副教授的精心指導。”韓東拍了一記楊院長的馬屁。萬一自己翹課小天王的名頭,被任課教師傳到院長耳朵裡,有這番採訪應該能夠平安無事。

羅記者可不知道韓東的鬼心思,他覺得這個學生真是不錯,連線受採訪都能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倒省了自己可以引導。

新一期的《濱海日報》在第四版刊登了對韓東的採訪。楊學明對韓東不能再滿意了。這篇名為《濱海市最年輕的法學會會員韓東採訪錄》的報道里,韓東不吝讚美之詞,表達了對母校的培育之恩,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