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看著那三艘灰色戰艦,楊水嬌忍不住讚歎。
參與廣州之戰的艦船,除了部分武裝商船與一艘護衛艦,包括李光弼將軍號在內全部劃歸南海艦隊,楊水嬌與王楓等人乘坐501護衛艦正是沒有劃歸的那艘,來自於四年前的英軍,在當時就不是最先進的技術了,四年後更是顯得落後。
這三艘護衛艦,火炮數量有所減少,炮管卻更細更長,船體也明顯瘦削了許多,極富有流線感,銀灰色的塗裝一改當時歐美軍艦流行的深黑色,與大海的背景色相似,在視覺中更顯柔和。
ps:謝謝紅塵飛揚788與城管大大的月票~~~~
第五八二章三艦命名
陳村幾個兄弟中,隨船同行的陳老四,這時,就轉過頭自豪的介紹道:“楊副軍長,這三艘護衛艦雖然洋人還在的時候就已經動工,但是我們拒絕了洋人參與建造的提議,從船體設計到正式開工,再到焊接每一塊鋼甲,完全是我們的工程技術人員親力親為,這是我海軍第一批純國產化的戰艦。”
東海艦隊在之前造了二十艘炮艇,除了火炮,其他各方面都有洋人參與,因此在嚴格意義上,不能算作完全的國產化。
“哦?”楊水嬌迫不急待道:“那你給我們說說,與洋人的護衛艦到底有哪些不同,又採用了哪些新技術。”
“這個。。。。”陳老四尷尬的笑道:“新技術肯定是有的,但是前年十月我就南下去進攻香港澳門,直到現在才回來,我也不清楚啊,大哥在給總司令的報告中又說的不詳細,馬上要上岸了,還是由大哥向總司令彙報吧。”
王楓的心裡也充滿著期待,他把他所知的二十一世紀與艦船有關的知識一古腦兒全灌輸給了東海艦隊,雖然相當一部分概念以當時的科技水平很難理解,卻總能整出些成果吧,光從船的外殼上看,最起碼應用到了材料力學、流體力學與結構力學的相關知識,當然了,王楓最期待的還是速射艦炮,他在速射艦炮上傾注了巨大的心血,希望東海艦隊能帶來欣喜吧。
在未來,由於角色定位的原因,東海艦隊未必是中國海軍實力最強的艦隊。但他的歷史最悠久,底蘊最豐厚。研發力量也最為強大,這是其他艦隊所沒法比擬的優勢。
很快的。船隊緩緩停靠上了碼頭,王楓剛一下船,陳老大就迎了上來,敬了個禮:“見過總司令!”
王楓回敬一禮:“你們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了豐碩的果實,我為你們驕傲,現在給我詳細說說吧。”
“是!”陳老大自豪的說道:“這三艘護衛艦,從設計動工到模擬實驗,再到建造完成,歷時兩年半。因為我海軍技術人員對一次性成艦具有十足信心,所以選擇了同時建造三艘。
它們的排水量為標準兩千兩百五十噸,滿載兩千七百噸,艦長六十三米,舷寬七米半,最大吃水三米半,幸不辱命,速射艦炮終於研製出來,裝備有三門122毫米艦炮。最大射程八千五百米,六門75毫米艦炮,最大射程六千五百米,每門炮標配一個彈藥基數。最大可攜帶三個彈藥基數。。。。”
民盟軍的海軍建設最開始有法美專家參與,因此這三艘自行建造的護衛艦具有濃厚的法式風格,三根桅杆。前後兩根為鐵製,上方設有用於瞭望和攻敵的桅盤。中部的一根則是木質,出於強度與實用考慮。這根桅杆上沒有設定大型桅盤。
這種三桅杆的設計,好處是可以張掛風帆,採用風力航行,節省煤炭和航行過程中的補給時間。
由於靠近艦艏的位置裝有桅杆,前甲板空間有限,因此無法在艦艏甲板上直接裝備火炮,只得改用耳檯布置法,在前桅附近兩舷設定突出船體的耳臺,這也是法式三桅軍艦標準的前主炮佈置方法。
木殼戰艦隻是過渡產品,最終還是要建造鐵甲戰艦,因此設計人員並未花費精力去更改法式設計,當鐵甲戰艦建造之時,會很自然的取消風帆,艦艏的空間也就空了出來。
這三艘護衛艦,兩座耳臺各裝備一門122毫米口徑速射炮,最大旋轉角度120度,火力能覆蓋軍艦前後方的較大範圍,另在艦艉裝有一門同型火炮,旋轉角度210度,這三門122毫米口徑的速射艦炮擔負主炮的作用,在主炮火力覆蓋不到的範圍,船體中部的主甲板兩舷各安裝三門75毫米小口徑速射艦炮,透過開設在舷牆上的炮門向外射擊,最大旋轉角為為90度。
而這兩種艦炮,由於採用了制退復進機技術,雖然還不是太過於完善,只是初代產品,卻基本上解決了由後座力導致的復位問題,122毫米艦炮的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