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上圖書館等等,那是因為,那是自己還沒有建立自己的交友圈子。但當自己在這個環境裡,有了自己的相處之道後,原本那種抱團取暖的關係,就會逐漸的崩裂。
雖說兩人之間的聯絡減少,也有一定的距離時間上的關係,不過最大程度上的原因,是原本的關係就不純粹。
事實上,兩人的,無論是性格或者別的什麼價值觀方面,都差得挺多的 ,這種差異,在一開始的時候,出於主要目的是抱團取暖,就會下意識或者有意的忽略這些方面,但是當人安定下來,這些原本的隔閡和不認同就會逐漸的曝露出來,浮上水邊,變成不可避免的勢必要解決的這麼一個問題。
而葉秋和李有,兩人預設的選擇了冷處理,漸漸的就疏遠了,保持淡淡的同鄉之誼,這樣的話,原本存在的差異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這種淡淡的同鄉情誼當中,大家也都相處得很愉快,但前提是所處的地位都差不多,一個天平,兩邊的砝碼都一樣,能保持大致的這麼一個平衡,這樣人就不會有什麼落差感。
李有就著這麼一種狀況,當葉秋和她一樣,平平凡凡的就像個路人甲時,她覺得很適宜,兩人既然從同一個地方走出來,有在同一間大學,在她心裡,理應無論是在成績或者別的名氣什麼方面,就都應該差不多。
當然,如果自己比葉秋優秀一些或者很多,那當然最好了,自個心裡不知道多盼望這樣——但是事實上自己做不到,成績不夠好、人際不夠廣——這樣的話,至少兩人都應該在同一個水平面上。
總的來說,李有就是覺得,如果兩個人中,有一個比較出眾,那也得是她自己,絕不要是對方;如果做不了這樣,那至少兩人都平平凡凡,冥然於眾人。
李有接受不了,原本在自己心裡跟自己一樣的人,突然一下子矚目的,需要讓自己仰視。而且,也接受不了,在父母眼中,原本優秀的自己,突然一下的落於人後,追趕不及。
不用懷疑,雖說,在高考之前,李有和葉秋倆人都沒見過面,但是她們相互是知道對方的存在的,這要歸功於兩家父母無意的耳提面命。
父母,都是喜歡以別家的小孩為榜樣,當然這裡絕對是好的榜樣,教訓自家的兒郎兒女,傾向於實行一種打壓教育。而在葉家、李家父母的口中,對方的小孩,都是自己實行這種教育的榜樣例子。
小孩都是喜歡鼓勵,而非打壓,在長期的無意識的薰陶下,自然而然的小孩就會對父母口中的好好小孩,產生一種比對,爭強好勝之心,甚至隱隱的敵意。
第一百零二十四節不平衡
收費章節(12點)
第一百零二十四節不平衡
李有對葉秋的感覺也是這麼一種情況,如果說是班級別的人或者學院別的人,有多麼優秀或者威武,李有一點都不在乎,可能或多或少會有些羨慕,但頂多也就這樣了。
但對於同處一個村的葉秋突然變得這麼的聲名顯赫,這種情感就馬上化為一種“她何德何能”的嫉恨之感,而這種又嫉又酸情感,隨著葉秋的名字在自己耳邊越來越顯聲後,就愈加的深化渾蕩了。
但是因為葉秋這種名聲是反向性的,也就是說是種惡名聲,這才減少了些李有心中的憤慨與嫉妒,甚至,李有一度希望葉秋是真的做了這件事,是真的被人家包*了,這才能緩解她心中不甘與不平。
雖說,李有心裡是知道,這事不太可能是真的。畢竟,兩人接觸的時間也不短,這些葉秋骨子裡原則性,李有還是瞭解的。但是還是忍不住,希望,葉秋的原則性已經不復存在了。
在這種矛盾但又懇切的心情中,李有過了一段日子。不過最後,事實是,學院的老師最後出來澄清這一件事,說是誤會,是外院的人的作為。
李有不知道該怎麼形容那一刻的心情,只覺得真的太憤懣,有一口氣在心中,不管自己怎麼安慰自己,暗示啊什麼的——不過就是人家比你走得快一點嗎,你自己再加把勁,不也就趕上了——怎麼也舒緩不過來。
從那次謠言之後,李有就默默的開始關注起了葉秋,甚至還約她出來吃過飯。越接觸越關注,就愈加的感覺變化實在太大,而且都是往好的方面進化,甚至沒有什麼止步的意思。
光看她身上那整套的衣服,雖然不顯山不露水的,但是,李有又怎麼會看不出其中的價格,要知道,她可是有一個名牌崇尚者的室友,耳濡目染的,怎麼也對這些牌子,有些瞭解。
再看看她外貌的變化,事實上,這才是李有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