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理上,應該將人性化管理和制度化結合在一起,相輔相成,靈活運用,才能使管理更順利,使光司創造更大的利益。

二。經營決策

每一個領導,都可以說在某一個方面有過人之處。就像劉邦,你可能說他要文沒文,要武沒武,要謀沒謀;在攻城上,他比不上韓信,在謀略上,他比不上張良,在治國上,他比不上蕭何,但人家就是能打敗氣蓋山河的大英雄項羽,你不得不承認劉邦在用人上,天下是無人能敵的;在軍事的決策上,劉邦能聽信韓信的戰略,在治國的決策上,他能聽取蕭何的政略,在謀略上,他能聽取張良的計謀。劉邦最大的特點就是懂得用人,能兼聽別人的意見,在決策上,他不會給予任何暗示,使群臣無所顧及自由的發表言論,使大家能積極發揮自己的才能,而最後劉邦就來個收攏群臣的意見,來個獨斷的決策,可謂集大家智慧;而對於臣下,由於有了劉邦的信任,有了開放的環境,可以自由言論,也各自有了用武之地,當然都積極獻策。

相反,項羽因為自視甚高,剛愎自用,目空一切,很難聽取別人的意見,認為自己是世界上的大英雄,所向無敵,試想下,就算你再聰明,你鬥得過所有人的智慧嗎?而且在你的手下做事,什麼事都你說的算,連發言的機會也沒有,怎麼才能展現自己的才華了?敢問天下,生在亂世,誰不想建功立業?誰不想獲得肯定被人重用?你項羽那麼目空一切,這些做下人的願意跟著你嗎?那麼,項羽的失敗也就不可避免。

這只是從歷史上,去引申決策兼併大家智慧的重要性,但在現實生活中,能兼併眾家智慧,是需要一定氣度的。要知道,你綜合所有人的智慧,更能體現你智慧的超群,因為別人可能是領兵的降帥,而你會是領將的降帥,所以在決策上要相信自己,但也要肯定別人,要海納百川,兼併所有人的思想,就得需要足夠的氣度去容納別人的思想。而且處事要以大局為重,不局小節,也不要為了證明自己觀點的優越性,而提前進行暗示,或許,大家會順著你的暗示提一些建議,但價值大嗎?何必做一些沒有意義的表面工作了?而且自己的觀點就一定是最好的嗎?何不讓大家為你所用了,一個懂得運用大家智慧的人,才具備大智慧。所以,要放開胸懷的去運用別人的智慧。

廣開言論——導水澤田

出場人物

姓名:召公虎

(前?…前822年)

國籍:西周

歷經朝代:周曆王,周宣王兩朝

重要事蹟:曾和周公執政

典 故

周朝,由於封建貴族的剝削,政局越來越動盪。到了西周第10代國王周厲王後,對人民的壓迫更嚴重,弄的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大臣召公虎,進宮向厲王陳述力求改變做法,陳以厲害關係,召公虎說:如果不及時改變*做法,百姓活不下去了,就會出現亂子。周曆王對召公虎的納諫不屑一顧,為禁止國人批評朝政,周曆王從衛國找來一個巫師,對國民進行監督,若再有人批評市政便立刻彙報。

周厲王聽信了衛巫的報告,殺了不少國人。周厲王,這一招果然有效,老百姓都不敢在公共場合說話,在路上見面了也是使下顏色打個招呼,便馬上走開。周厲王,見批評朝政的人越來越少,很高興,便向周公虎炫耀自己,憑藉軍王的權威,親而易舉便能阻止百姓的言論,沒人再敢說朝政的事。

召公虎聽了周厲王的話後,說道:“歷王的做法,是在堵塞老百姓的言語,禁止老百姓言論,比堵住河流還要嚴重。如果堵塞河道,河水積滿,就會衝破河堤,殃及大國,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如其防水還不如引導水,使水流到大海;如其阻止百姓之口,還不如廣開言論,讓百姓發表自己的觀點。君主統治天下,需聽取所有人的觀點,然後進行斟酌考慮,自然順應天理,受百姓愛戴。老百姓的口,就像擁有大地一樣,可以創造萬物,但也可以覆滅萬物;只有讓老百姓暢所欲言,才能保證國家的安定。

最終,周曆王剛愎自用,不聽從召公虎的建議,一意孤行,越來越*。公元前841年,國人發生暴動,國王逃走,後來便有召公虎和另一個大臣周公共同議政,歷史上稱為"共和行政"。

這個典故出自《諫周曆王宣民使言》,雖然屬於政論,是治國之策,但若靈活變通,又可用作謀略與策略。只有廣開言論,才能集合眾家智慧,同時也能不斷的完善和糾正自己,也能發揮別人的才能,為自己所用;只有導水澤田,才能變資源創造財富,正所謂水能載舟,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