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帥;在宗教事務上,天皇保留了在神道教中“神族”的地位。這樣的天皇,與一般所說的君主立憲制君王的權力不可同日而語,他已經具備一個獨裁者的全部權力。】新等級制度中的高階官員則會對與國家直接有關的事情確保可以進行控制。在建立陸海軍時,他們就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像其他領域一樣,明治政府在軍隊中也廢除了舊式的等級制,而且比在老百姓中廢除得更加徹底。在軍隊中他們甚至廢除了日本人的敬語,雖然實際上一些舊的習慣仍然存在。另外,軍官的晉升不是看家庭出身,而是看個人的實際能力,這種政策執行的徹底程度在其他領域是少見的。正是如此,軍隊在日本人中才享有極高的聲譽,而且這種聲譽是當之無愧的。這確實是一種使新軍隊贏得民心的最好辦法。另外軍隊連、排當中計程車兵都來自於同一地區,39【39薩評:甚至在更高一層,除了近衛師團以外,其他日軍部隊也是按照地區劃分的。比如第四師團,即被稱為大阪師團;第二師團,即被稱為仙台師團。於是,這些部隊也就都有了鮮明的地方烙印。這種做法,在日軍中有促進競爭的含義。而在美軍或者今天的中國軍隊中,這種情況就不會存在,每支部隊都是由全國各地的兵源組成的。】在和平時期士兵服兵役的地方大都離家不遠,這不僅意味著士兵與地方政府有了某種聯絡,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它表明:在軍隊服役的兩年期間,軍官和士兵的關係、老兵和新兵的關係已經代替了武士與農民或是窮人與富人的關係。在很大程度上來講,軍隊在許多方面促進了民主的發展,是真正的人民兵。在大多數國家中,軍隊往往都是維持現狀的工具,而在日本,軍隊卻對小農階級有著天然的感情,因而在無數次反抗金融巨頭和產業巨頭的鬥爭中,軍隊都是站在農民一邊的。40【40薩評:明治維新時期日本軍隊和官僚的關係,有些類似中國古代庶族和士族的對立。但是,這與歐洲資產階級革命中第三等級與貴族的矛盾不同。原因是無論日本軍隊和官僚,還是中國庶族和士族的矛盾,都是同一個階層中不同集團的對抗,他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歐洲的第三等級代表的是新興的資產階級,與貴族的封建領主無法妥協。所以,日本軍隊和官僚的矛盾,不會如同第三等級與貴族的矛盾一樣帶來顛覆性的革命。日本的最高統治者天皇是樂於看到這種矛盾的,因為軍隊的興起,意味著他能夠獲得一批真正忠於自己的新興政治力量。】
日本政治家並不見得贊同建立這樣一支人民的軍隊後產生的一系列後果,但他們認為軍隊在等級制度中佔據高的位置是不適當的。軍隊為了確保這個目標的實現,在權力高層進行了一系列的安排,雖然並沒有將這些措施寫入憲法。他們保留了軍隊首腦獨立於平民政府這一傳統的程式。例如,與外務及內政各省大臣不同,陸、海軍大臣有權直接面見天皇,可以不用通知內閣當中的文官成員或與他們協商,直接以天皇的名義強制採取一些措施。對自己不信任的內閣,他們還可以拒絕委派陸海軍將領進入內閣,以阻止他們不信任的內閣成立。若沒有這麼高階的現役軍官擔任陸、海軍大臣,任何內閣都是無法組成的,因為文官或退役軍官是不能擔任這些職務的。同樣,如果軍部對於內閣的任何行動感到不滿,只需召回他們在內閣中的代表,就會迫使內閣解散。41【41薩評:正因為日本軍隊被賦予瞭如此強大的政治權力,這種政治制度成為了日本法西斯和軍國主義的溫床。可以看到,無論德國還是義大利,在走向軍國主義的時候,都需要有一個法西斯政黨提供政治上的支援,而日本並沒有這樣一個政黨,其原因在於日本的軍隊本身就是政治力量之一,它自己就可以扮演這個法西斯政黨的角色。】在決策的最高層,軍部首腦是絕不容忍任何干涉的。如果還需要更多的保證,那麼憲法中有一條規定,即“如果議會否決了所提交的財政預算,將自動執行前一年度的預算方案”。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雖然外務省一再反對,但關東軍還是以武力佔領了中國東北。42【42薩評:即“九一八”事變。該事變是關東軍自行策劃的,當時執政的若規禮次郎內閣並不支援,天皇的態度開始也很曖昧。然而,當佔領東北主要城市已經成為定局的時候,天皇改變了態度,轉而支援軍隊的行動。結果是一次下級將領策劃的行動,導致了日本內閣的倒臺。“下克上”的軍官們勝利了。】這是在內閣意見還不一致時,軍部首腦支援當地指揮官的一個非常明顯的事實。正如在其他領域一樣,日本國民都傾向於接受等級特權所導致的一切後果。這並不是因為他們贊成這樣的政策,而是由於他們不願意違反特權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