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跪九叩”大禮,且聽我一言:‘榬筆輝輝,無非欲求“名利雙收”,什麼方式和著作不行,而非得寫淫書,做淫畫不可?何苦於得現世“名利”之時,而留下後世汙名,乃至折損“陰德”?為什麼要用自己在社會上的“名望”,引社會大眾於黑暗,陷人民子孫於死亡?所換來的“眼前個人利益”,與給社會和自己的未來所帶來的“損失”相比,真乃得不償失!後果亦不堪設想。至於“陰德福善”、“因果報應”的學說,隨著時代的變遷,說的人講的人,越來越少,相信的人更是罕見。更可怕的是,“因果報應”的理論事實竟被現代人稱之為“迷信”而不肯相信,也不願意相信,為什麼呢?相信了,“樂”就沒有了,這個不好接受!縱然是“五經四書”,其對古人今人的教導,因果的教育,斷惡修善的道理和事實,書中常常教誨和警示,也因時代所遷,而不被人所相信,甚至完全被排斥和拋棄!
“諸惡業中,淫惡為最!”犯邪淫的人,在世時,於暗暗中得種種折福折壽、滅子絕孫的報應。在死後,靈魂必永受痛苦!凡我同胞,知此見此,能不觸目驚心嗎?
敬求滬上(上海)慈善長者,若認為鄙人所言無誤也無謬,請召集有關會議,共同商討尋求有關“戒淫止色,教育勸導”之方法,並能彙整合冊,這個工作意義深遠,絕對不會只獨造福一方,而造福十方不止。企盼社會世間,因此而德風所被,人各景從,懂禮守法,則天下同胞,皆受恩澤!鄙人當情不自禁,馨香百叩而祈禱之!’
格言30.◎黃孝直說:‘《論語》雲:“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聖人之於色,無時而不戒也”即:人在少年時,身體血氣不定,必須戒色慾,因為心生淫念,即損氣血,如干柴烈火燒壺中之水。對於立志做聖做賢的人,一生都知道戒色止欲。
而《禮》雲:“庶人非五十無子,不娶妾,其不二色可知。”即,世間一般人,不到50歲不生子,決不娶小妾納二房”,這是他知道“保持堅貞,決不二色”,同時也是在“戒色止欲”。男子三十而娶,是為了擇一而終,絕不亂色而墮落,因為,人到三十,思想境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已趨成熟,在“止色節慾”方面,功夫容易得力。諸侯不在自己管轄區域之內及周邊地區娶妻、納妾,這是為了避免誤奪了他人之妻,而給自己帶來禍患。古代先王聖君,定期閉關修行,練就“清心寡慾”功夫,以保養自己的生命。僅這些說法,要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孔子認為,還不夠完善,所謂“概不之及”,所以才特別提出“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一語,做為重要的補充,以教導後人,夫子的“誠重之心”和“抑畏或警示後人之心”,可見一斑。
人在年少時,猶如草木剛剛開始發芽生長,如“百蟲還在冬眠狀態”。草木出土而隨即摧折其嫩芽,沒有不枯稿夭折的;冬眠狀態下的百蟲,突然把他們從地裡挖出來置於平地,未有不死亡的。聖人提醒少年,使其“力制色心”,悚然自愛,以保養柔嫩之身驅。少年時,能於此色慾一關,把得牢,截得斷,待他年成人之後,“元神”不虧,氣存丹田,立朝(走向社會)之日,精神飽滿,身心健康,作掀天大事業而遊刃有餘。真人品、真學問,皆由於此。即使不成大器,亦必克盡其天年,而不致死於非命。此少年所當猛省而謹記也!
格言31.◎世間父母,愛護子女,至深至切,無微不至,自幼無不管教。只有一件事,就是“色慾傷身”的大事,往往家長不知所措,無從下手,一般都是,含糊其詞,籠統說說而已,大多都沒有明確的訓示和教誨。究其原因,一般是家長認識方面的誤會,認為,孩子未婚時,大概還不懂得“男女”之事,不好給孩子明說。就這樣遷就著到了結婚年齡。等孩子結婚了,又以為,孩子長大了,不說自明,不教自會,另外,礙著兒媳面子,不便盡言。孩子對色慾之害到底瞭解多少,完全憑父母自己的推測,根本就無法想像,不知道“子弟年輕,閱歷未深”,凡古今好色必死之事,因為從未“目睹親見”,所以他們根本不信,認為是古人編造的“騙人的措詞”!不甚相信。一般年輕人,很難有機緣得到有關“遠色戒淫”的善書而詳讀。加上現代社會,物慾橫流,邪知邪見,到處充斥,惡朋友,淫書黃毒,傳播“荒唐之語”,無處不在,且將“男女房事,視為樂境”,什麼“洞房花燭夜,榜上提名時”等等。歷代年輕人,因此而傷身斃命,絕子絕孫者,不可勝數!善良的人,每當談及而嘆息墮淚啊。
做為父母,須在孩子十四五歲時,於暗中觀察其動靜及其嗜好。尤其是對於男孩子,在給他易換衣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