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運河的通航紀念日。
1875年,外債迫使帕夏將運河的股份賣給了英國。
這點很好玩,埃及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保護國,但是英國卻擁有蘇伊士運河,並且,沒有派兵駐防!
蘇伊士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間接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是北非西亞重要的水路要道,經濟往來十分頻繁;遏歐亞非三大洲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港和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間繞好望角的距離是11771英里,而經蘇伊士運河的距離僅1698英里,節約86%的距離!
蘇伊士運河是溝通歐、亞、非三洲的交通咽喉要道,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和經濟價值!一旦華國奪取了蘇伊士運河,英國人將無法從對亞洲構成威脅。
簡言之,沒有蘇伊士運河的控制器,歐洲想到亞洲來,只能走複雜的旱路,這對於英國來說,幾乎不可能,從英國本土想從陸路出兵到中亞來,即便幾大強國懇讓你走,中東,中亞的一大堆山區土著也不會讓你來去自如的,幾乎不存在這種可能性。
華皇原先的計劃並不是直接拿下蘇伊士運河,這太冒險,是逐步奪取,甚至沒有將印度納入主戰場,而是想先對付被英國人控制和依靠於英國人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先挑軟柿子捏,即便是最後要碰英國,也是留有餘地的做法,而不是全面驅逐英軍。
直接拿下蘇伊士運河,有可能激起所有列強的一致聲討,這也是為什麼在歷史上,蘇伊士運河始終沒有人動,最後是英國人在19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