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麼前途的。與其如此,不如讓兒子去拜訪各路軍閥,機遇湊巧的話,或許能得到一份更加適合的差使。

不過有一篇叫《趙太祖飛龍記》的話本小說卻告訴我們,趙匡胤是一個難以管教的淘氣鬼,一點也不聽父母的話。父母讓趙匡胤進私塾讀書,趙匡胤卻不用心學習。他混跡於街頭那些不務正業的不良少年中,經常做出越軌的舉動,甚至發生觸犯刑律的事件,最後發展到趙弘殷要和他斷絕父子關係的程度。

這雖然是話本小說的記載,但非常符合離家出走的常理,就像《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大都是被逼殺人“犯罪”後闖蕩江湖的。

與趙匡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他總是像大人一樣一本正經,如父母親期待的那樣認真學習,刻苦讀書。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2.千里送京娘

趙匡胤體格魁梧,身體強壯,為人豁達大度,氣概非凡。更重要的是,武藝高強。

自從趙匡胤離開家鄉四處闖蕩,江湖上便多了一位俠客。他的故事一直在江湖上流傳,很多事蹟和傳說在當時被編為說話(話本)和戲曲。

《趙太祖飛龍記》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部。

宋朝的開封、杭州等都市中,有一些叫做瓦子的娛樂場所。在那裡,並排建造著許多大大小小專供演戲、說唱的小屋,表演說話(講故事)、舞蹈、歌曲、戲劇等等,一天到晚,熱鬧非凡。

從北宋中期起,說話的內容除了《三國志》、五代風土人情之外,還表演名人故事。到了南宋,又出現了有關婚姻愛情、神仙鬼怪、公案傳奇、英雄豪傑等各類說話。這些說話的底本,以後就發展、擴充成《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小說。流傳到今天的宋元時期話本還有不少,《新編五代史平話》、《京本通俗小說》等就是其中幾種著名的話本集。

可惜的是,當時講述趙匡胤傳奇故事的《趙太祖飛龍記》已經失傳。其實《趙太祖飛龍記》在當時很受老百姓歡迎,明代初期有一本寫朝鮮人的漢語教科書叫做《樸通事諺解》,書中就有這樣一段對話:

我去部前買書去了(部前是大都的地名)。

買了什麼書?

買了《趙太祖飛龍記》和《唐三藏西遊記》。

除了《趙太祖飛龍記》之外,還有一部講述趙匡胤行俠仗義的短篇話本,叫做《趙太祖千里送京娘》。話說青年趙匡胤,力敵萬人,是個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好管閒事的俠客。由於在開封闖下大禍,觸犯王法,被迫從都城遠逃他鄉。

一路上趙匡胤繼續懲治各地惡棍。當他來到山西太原時,遇到了叔叔趙景清。當時趙景清在本地一座叫清油觀的道觀中出家當道士,於是趙匡胤在那裡停留下來。一次偶然看見道觀中一座緊閉著的殿房裡,有一個美麗的少女。一打聽,原來這位少女是蒲州人,被強盜搶到這裡。俠義心腸的趙匡胤聽了這位少女的悲慘遭遇,毅然決定把她送還家裡。途中遭到搶奪姑娘的那夥強盜的襲擊,但大俠趙匡胤將之一一擊退,最後終於平安地將姑娘送回家鄉。

姑娘的父母親喜出望外,熱情地款待了趙匡胤,希望他長久地留在那裡,並表示要把女兒嫁給他。但趙匡胤毅然拒絕,當即離開。姑娘的父母親未能如願,十分納悶:一個少男與一個少女同行千餘里,兩人的關係理應十分密切,可這個青年卻拋棄自己的女兒,自顧自地走了,這是一個多麼無情無義的人!於是責問女兒,要她如實說出和這個青年的關係。女兒反覆說明趙匡胤是一個正直純潔的青年,屬於柳下惠式的正人君子,父母卻始終不肯相信。姑娘感到十分悲痛,為了表示她與趙匡胤之間的關係潔白無瑕,便投井自殺了。有一位日本的學者認為,這篇話本的中心意思是說明,宋朝雖然在很多方面不及漢、唐,但其君主在不貪女色這一點上卻大大勝過漢、唐。

小說、戲曲中出現的青年趙匡胤,是手持棍棒、叱吒風雲的一代豪傑,常常與一幫出身高貴卻又市井無賴的人結義為兄弟。一般人會認為這或許只是曲藝作家虛構的藝術形象。但出乎意料的是,有歷史學家研究認為,趙匡胤的真實形象可能和這些話本描繪的相距不遠。因為即使在當了皇帝以後,趙匡胤仍然保留了很多遊俠特有的豪爽習性,比如經常是大碗喝酒,喜歡在酒宴上決定國家大事,並且特別喜愛獨自一人微服私行。

3.軍官生涯(1)

不管趙匡胤離開家鄉四處遊蕩的歲月裡有沒有打抱不平、行俠仗義,他離開父母的真正目的是拜訪各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