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如果上天給你一個月光寶盒,讓你穿梭時空到中國古代的某個王朝去旅遊,那麼你一定要選擇北宋。因為歷史學家告訴我們,北宋社會與現代生活最為接近,高雅,浪漫,繁華,精緻,品質卓越,這些都是北宋的標籤。
來到北宋,你就走進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開封府城樓以西,商店林立,屋宇雄壯,門面寬闊,生意興隆,路上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熱鬧非凡,街市如此喧囂繁華。開封市中心的相國寺是北宋的皇家寺院,同時也是四方商品彙聚的大商場,每月定期開放八次,寺內大批房屋闢作營業性質的邸店,供各地來京商人居住和堆放貨物。
越來越多的商人在街道兩旁開設店鋪,曾經寬闊的街面逐步縮減,於是發生了“侵街”現象。真宗鹹平五年(1002),宋廷下令在開封城內拆毀侵街而建的貴要邸舍,並在街道兩旁設定標誌。但後來又出現了大批房舍店鋪,突破真宗時所立的標誌,所以仁宗再次下令拆毀。到12世紀初的徽宗崇寧年間(1102—1106),開封城內的稅務機關向侵街店鋪收稅,這標誌著沿街建築的合法性終於得到官方的正式承認。政府規劃的坊市制早已崩潰,侵街現象出現,標誌著沿街開店設鋪這種近代型的城市風貌,在宋代奠定了它的基本格局。
宋代城市人口急速增長,城市規模不斷擴大,一再衝破原有城牆的束縛,向四周近郊地區擴充套件。城市近郊出現越來越多的居民點,商業活動也隨之活躍起來,導致郊區的經濟功能和外表景觀與市區內日趨接近。
法國著名漢學家謝和耐(Jacques Gernet)曾經感慨:“直至11和12世紀以前,中國並未顯示出商業上的才幹。但打那(宋代)以後,經商的能力便成為中國人最卓越品質之一。”北宋是個全民皆商的社會,從事商品經營者包括:官員胥吏,皇室國戚,士人鄉紳,寺廟僧尼,鄉村農戶,鄉鎮個體手工業者,行商坐賈,城鎮市民,浮游流亡人戶,其他人戶等等。在宋人的觀念中,要想致富,就要經商,“農不若工,工不若賈”的思想越來越流行。
隨著商品市場的擴大和進入流通市場的商品量的增加,宋代商品經濟越來越發展為規模經營,社會上日益出現一批資產雄厚的大商人。譬如有的飯店擁有50餘爐,僱工達100~200人;有的金銀彩帛鋪,交易動輒上千萬;有的布商一次可交易5000匹等等。商業的經營方式有長短途販運、產銷一體化經營、行商坐賈聯營、批發零售結合,以及包買包賣預買預賣等型別。
由於商品經濟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加上眾多的官吏士人加入到商品經營的行列中,宋代社會對商業的看法與前代相比有了某些變化。如有些士大夫認為,應當改變農本工商末的觀點,士農工商都是百姓的本業,應當同等對待。宋代許多商人擁有大量財富,又往往突破政府對各階層服飾與交通工具的規定,衣著與出行豪華講排場,往往會引起士大夫們的妒忌。
北宋是個富有創新精神的時代,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三項——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都是在宋朝完成的。謝和耐曾說:“在社會生活、藝術、娛樂、制度、工藝技術諸領域,中國(宋朝)無疑是當時最先進的國家,它具有一切理由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僅僅看做蠻夷之邦。”日本宋史學家宮崎市定認定:“宋代是中國歷史上最具魅力的時代。中國文明在開始時期比西亞落後得多,但是以後這種局面逐漸被扭轉。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亞而居於世界最前列。然而由於宋代文明的刺激,歐洲文明向前發展了。”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前言(2)
北宋是個精神文明高度發達的時代,隨著理學的誕生,儒學在北宋實現了復興,儒、道、佛三家也開始相互交匯地深入發展,傳統經學進入了“宋學”的新階段。北宋完成了唐朝韓愈、柳宗元開創的古文運動,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北宋佔據了六家。
詞是宋代最具特色的文學體裁。隨著由科舉入仕的官僚階層的成長,歌臺舞榭和歌兒舞女日益成為文人士大夫生活中的重要內容,滋生於這種土壤的詞自然異常興盛,因此在詞史上,北宋詞佔有無與倫比的巔峰地位。詞在晚唐五代尚被視為小道,到北宋才逐漸與五七言詩相提並論,流派眾多,名家輩出。柳永精通韻律,開始創作慢曲長調新體裁,長於鋪敘,用語俚俗,情景交融,深受下層平民的歡迎,以至“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其詞作有“俚詞”之稱。高才逸氣的蘇軾,則衝破了詞專寫男女戀情、離愁別緒的境界,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