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果與只做多的指數進行比較。這意味著,我們的目標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市場環境如何,都要努力實現正收益。我相信,對沖基金之所以有巨大吸引力,是因為它具有博取絕對收益的導向。多數只做多的投資者,包括共同基金,都是相對收益投資者;其目標是投資表現優於某一基準,通常這一基準是標準普爾500指數。在評估一個投資機會的過程中,相對收益投資者提出的問題是:“這一投資將會勝過我的基準嗎?”相比之下,絕對收益投資者會問:“該項投資的回報是否大於其風險?”這會導致分析框架完全不同。結果,兩類投資者可能考察同樣的情形,但得出的投資結論卻大相徑庭。

人們普遍誤以為,投資者被對沖基金所吸引,原因在於對沖基金的法律地位、保密性質、槓桿操作,以及據財經雜誌所描述的收取高額業績費。其實真相更為簡單:對沖基金透過更好地分析風險和回報的問題,與採取相對收益策略的投資者相比,可以擁有巨大機會創造出色的風險調整後收益。雖然財經媒體不理解這一點,但對沖基金的投資者心中有數。

關於對沖基金的表現,還有其他誤解。要衡量其表現很容易,但要評估其潛在風險卻很難。結果,強調對沖基金與標準普爾500指數之間的表現比較便很容易。在有些人看來,如果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20%,而對沖基金的收益是15%,那麼對沖基金就沒有盡職盡責,投資者已將大量金錢浪費在高額業績費上。鑑於分析框架之不同,比較絕對收益策略與只做多基準的結果幾乎沒有意義。這好像是評價說達拉斯牛仔隊(橄欖球隊)比紐約揚基隊(棒球隊)的勝率更高一樣。判斷一個策略,將策略與其目標和產生的背景相比較,才是重要的。如果揚基隊的目標在於贏得世界大賽冠軍,並且做到了,那麼將其勝場記錄與牛仔隊進行比較又有什麼意義?同樣道理,如果一家對沖基金力求實現有吸引力的風險調整後正的絕對收益,並且如願以償,那說明它已達成最初的設想。

與上述情況相似,財經媒體也誤解了對沖基金的風險。學術研究表明,對沖基金與只做多的指數相比,波動性或風險要小得多。然而,對沖基金可能會遭遇引人注目的巨大失敗。要麼基金經理做出了糟糕或倒黴的決策,要麼更壞的情況是,他們監守自盜。顯而易見,欺詐需要受到嚴厲制裁。

一路騙到底 第一部分(7)

我決定管理集中持倉的投資組合。正如喬爾·格林布拉特在《不夠聰明也能成為股市天才》(You Can Be a Stock Market Genius Even If You誶e Not Too Smart: Uncover the Secret Hiding Places of Stock Market Profits)一書中特別指出的,持有8只股票會消除只擁有1只股票所承擔的81%的風險,持有32只股票會消除96%的風險。格林布拉特得出結論認為:“買入不同行業中6只或8只股票之後,為減少風險再新增更多隻股票到投資組合之中,其努力所得的益處很小。”這一深刻觀點給我的印象極其重要。要發現1和2的做多機會或者9和10的做空機會非常困難,所以當我們發現時,投入足夠資本以獲得回報便非常重要。基於這種理念,我們認定,綠光資本將來要集中持倉,把多達20%的資本投放於單個做多機會上(最好是1!),一般把30%~60%的資本投入最大的5個多頭倉位。我們將空頭倉位規模設定為同樣品質多頭倉位的一半,因為當空頭倉位的表現對我們不利時,它們會在投資組合中佔有更大比例,讓我們能夠忍受最初的損失,並保持甚至增加投資。在多數成功的做空交易中,我們會在一段時期內逐漸虧損,直到我們突然間大賺一筆—這常常發生在一天之內。

我們最初想籌集1000萬美元啟動綠光資本,後來證明這個設想野心未免太大。我們按照清單聯絡熟人,能夠會面的便迫不及待地會面,很快意識到幾乎沒有任何人願意投資給27歲毫無投資業績記錄的我們。我們認定,要獲得投資業績記錄,唯一能做的就是動手幹起來。幹1年,我們就有1年的記錄;幹3年,我們就有3年的記錄。投資業績記錄不會出現得比這更快。

1996年5月,我們籌到90萬美元正式啟動—其中一半多來自我的父母。我們的最初的投資包括一家住宅建造商MDC控股公司,我們現在仍然持有,還有EMCOR公司,一家近期走出破產困境的電氣和機械系統承包商。我們在EMCOR公司上狠賺了一筆,不過直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