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隆慶帝本就已經下定決心要將永昌長公主幽禁了,就算是沒有這回事,只怕也足以讓隆慶帝心中不悅了吧。
畢竟,隆慶帝如今是這天下的主宰,又豈能容得有人如此無視他的旨意?
即使,那人是他的姐姐也不行。
寧致遠點了點頭,“可不是,據說那位傳旨的公公等得臉都要綠了,後來還是姑父府上的人將永昌長公主送了回去,說是永昌長公主的車伕在京城迷了路。”
迷路……
顧青未有些無語。
這藉口想的。
不過,反正也只是找個藉口而已,至於那借口到底能不能說得過去,在這種時候,又怎麼會有人關心?
永昌長公主這一接了旨,從今往後就別想再走出公主府一步!
畢竟,公主府可不像是寧王府,下面竟然還有一條可供逃脫的密道。
就算公主府真的有那樣一條密道,只怕永昌長公主也不可能下定決心舍了她的安逸生活。
想到隆慶帝的這道聖旨,顧青未又不由聯想起寧致遠所說的,先皇的那道遺詔。
然後,腦中有靈光閃過。
她似乎記得,曾經有一次聽顧錦琳提起過,周謹之有一手能模仿旁人筆跡的絕活兒,還曾與顧錦琳玩鬧時模仿了顧錦琳的筆跡給清河的老太太等人寫信。
據顧錦琳說,周謹之模仿出來的筆跡別說是老太太等人了,與顧錦琳所寫的其他筆跡放在一起,就連顧錦琳自己都分不出來哪一張是周謹之寫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581章 偽造
用顧錦琳的話來說,周謹之模仿的筆跡……
足以亂真!
顧青未心裡倏地便是一驚。
她勐地抬頭,瞠了眼看向寧致遠。
不會是像她所想的那樣吧,周謹之,他能有如此大膽?
被顧青未如此看著,寧致遠不知她在想什麼,於是一邊按著她的小腿,一邊笑著問道:“歡顏,你這又是怎麼了?這樣看著為夫,莫非是突然就不認識我了?”
顧青未卻沒心思與寧致遠開玩笑。
她定了定神,將自己的猜測與寧致遠說了,然後遲疑著道,“越之,你說,姑父他,不會如此大膽吧?”
因為事關重大,即使明知道屋裡就只有他們兩人,但顧青未仍下意識的就將聲音壓得極低。
聽顧青未如此一說,寧致遠也跟著心裡驚了一驚。
偽造聖旨,這可是要誅九族的大罪!
為了將永昌長公主這個威脅給除了,周謹之,他真的敢做這種事?
可若真是如此,那先前他們想不通的那些,也就都有了答案。
來極少有皇帝是親自書寫聖旨的,但元昌帝本身的書法造詣就極為不凡,他所下的聖旨卻是有一小半都是自己親手所書,當然,元昌帝也會如其他的皇帝那般,從翰林院的官員中選出書法過人的幾個書寫聖旨。
周謹之先前為翰林院侍讀,主要職責雖是為皇帝、太子講解經史,但他的字好,卻也是翰林院人人皆知的。
據寧致遠所知,他就是被元昌帝選中書寫聖旨的其中之一。
如此一來,周謹之要拿到書寫聖旨所用的錦帛還真不是不可能的事。
而且,周謹之先前本就是元昌帝的近臣,當然沒少見過元昌帝的筆跡,他又擅長模仿旁人的字跡……
哪怕寧致遠重活了一世,這一世也瞞著元昌帝做過不少事,但這時仍忍不住為周謹之的大膽而驚歎不已。
所以,永昌長公主會落到這樣的田地,真的只能怪她自己作死?
顧青未和寧致遠對視一眼,然後極為默契的再不提這件事。
事關重大,洩露任何一絲都有可能牽連到多少條人命,他們又豈是那等不知深淺的。
帶著這樣的驚歎,眼見時辰也不早,顧青未和寧致遠便也上、床休息了。
永昌長公主的事傳得很快,第二天不過半日功夫,訊息就已經傳到了普通百姓的耳中。
對於隆慶帝所說的,永昌長公主自願從此長居公主府替先皇祈福,以謝先皇多年的疼寵,朝中的官員們自然都是不信的,即使隆慶帝對永昌長公主百般讚譽,但朝中眾臣也都不是傻的,先皇已逝,但哪裡有長公主從此就因為要祈福而從此幽居公主府的。
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