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以幾何級數增長的。這也是'屠龍戰爭'中讓人類社會吃盡苦頭的真正原因。
但是龍類有一個通xing:極度的自我主義。換句話說,龍們都是一群完全沒有組織紀律觀念,非不得以都不會和他人合作的生物。要統合多條龍的意志讓他們合體本來就是非常困難的事,合體之後作為"頭腦"的龍要統合其他"零件"一起行動,更是難上加難。因此,雙頭龍已是罕見,九頭龍或者更多頭的龍更加百萬年難得一見。
龍選擇合體的物件一般都是家族成員。但是龍族類裡即使是親如兄弟一樣的血親,相互仇恨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因此血親之間合體的例子並不多見。在龍類隱世的當下,目擊過龍類合體的人不多於十位數字,歷史資料也鮮有記載。因此一般人總會錯誤地認為多頭龍是龍類的一個亞種,甚至只是虛假的傳說而已。
2/05/04: 種族:龍類(4):屠龍要訣
和魅魔,深海巨魔這些史詩級光子生物一樣,龍類也擁有強大的再生能力。可是身披厚重龍甲的龍類,**幾乎沒有機會受到傷害,因此再生能力明顯退化了,**再生速度顯然比其他史詩級光子生物要慢。
儘管如此,龍類的再生能力仍然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在對龍類的戰鬥中,不要以為把龍的尾巴砍掉就能夠安心,它們的尾巴只要過上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夠再長回來,會又一次成為致命的武器。因此,對付龍必須速戰速決,給時間讓受傷的龍回覆元氣,等於給自己挖墳墓。
正確的屠龍方式有兩種:其一,是把龍的腦袋完全轟爛,因為腦部是龍類唯一不能再生的部分。其二,是把龍類的心臟刺穿,完全停止龍血的流動,這樣就可以完全阻斷固有光子在龍體內的迴圈,龍類就會失去再生能力,最終失血死亡(注意:死亡前可能還會掙扎數個小時!)。
實際上古代獵龍者一族還創造過屠龍術的附魔秘法,可以完全分解龍類的固有光子構造,達到從內部破壞龍類**的效果。但是該術早已隨著獵龍者一族的衰落而永遠失傳。
2/05/05: 種族:龍類(5):龍族契約
與其他生物訂立契約,是龍類喜歡做的一個比較奇怪的行為。這可能是對它們的遠祖,魔王路斯法,的下意識模仿。
龍類喜歡給予自己欣賞的生物以自己的鱗片,因此法給予的鱗片繫結了一個空間傳送術的錨點,讓契約者能夠隨時把龍召喚出來。
當召喚時,龍類製造的亞空間通道只能由有厚重光子鱗甲保護的龍類透過,其他生物想要進入,就會馬上被亞空間內的不穩定力場拉扯得支離破碎,只有少量有非常高魔術天賦的法師能後反過來利用亞空間通道到達契約龍的所在地(前提是龍允許,否則龍可以瞬間關閉通道,把透過者永遠困在其中)。
當然了,龍類可不會白乾活。契約者每次召喚都需要支付相應的代價,貢品可以是食物,財寶,或者各種稀有品。龍類要求的報酬視契約內容和難度而定,雖然龍類是出了名的貪婪,但是對於契約所需要的報酬卻計算得極其公道,可能是出於龍類的自尊心所驅使,他們並不會多佔他們認為自己應得的那部分報酬以外的東西。
然而,歷史上僅有極少的生物能成功和龍族結成契約的。人們一般都是在和龍爭鬥中被殺死或者殺死龍,能夠與龍化解干戈,已屬極難之舉,更不要說是得到龍類的青睞,獲得契約的龍鱗了。所以歷史上能夠和龍類達成契約的人一般被專稱為"馭龍者",在各種族(特別是人類)中受到廣泛尊敬。
在古代的潘托拉肯,成為天位騎士的條件之一,正是要至少和一條龍訂下契約。不過隨著歷史的推移和龍族的隱世,這個條件變得越來越難實現,最終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時候被廢除了。(改為至少和一個史詩級光子生物訂下契約,而不再限定為龍類)
和龍訂契約的事也被考古學家認為是"潘托拉肯"一詞的詞源:pandragon在古代凱爾特語里正是"與龍一起飛翔"的意思。
2/05/06: 種族:龍類(6):龍族的隱世 (age of dormancy)
大約從5000年前起,龍族開始隱離人世,過著低調隱居的生活。雖然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二者之間的聯絡,但是5000年前也正好是龍類的王,龍帝泰坦斯失蹤的時候。考古學家和龍類學家都相信是因為龍帝的失蹤導致龍族的社會群龍無首,繼而各奔東西,進入隱世時代。
隱世後,龍類都基本老實了下來,在各山洞裡過著穴居生活,只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