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3部分

的變化,並未因為這場鬥爭出現了結果,趨於平靜,相反倒有越演越烈之勢。

朝廷之上,原本就因為出身、籍貫、履歷等各種因素而劃分出各種各樣的陣營,以往曾經有諸如蜀黨、浙黨這樣的區別,或是清流、雜流之說。可是自從大禮議之後,朝廷的陣營劃分中,又有了帝黨、相黨之分。

當然,相黨大多會被直接視為忠臣,而帝黨,則被貼上了阿諛媚上的奸佞標籤。兩黨之間矛盾日深,彼此之間,已經交了幾次手。論起官位和聲勢,相黨遠在帝黨之上,兩者根本不在一個重量級上。也正因為這一點,迫使帝黨不得不團結起來,向心力上則略勝一籌。

觀政學士張璁被楊廷和隨手就安排到了南京刑部任了主事,這事從程式上無懈可擊,即使是皇帝,也很難說出這樣的安排有什麼問題。但其中打擊報復之意,就是瞎子也看的明白。

反倒是這次爭鬥中,衝鋒在前的內閣翰林嚴嵩,上了那份“聖人再世,也難以易一字”的奏疏,並沒有遭到清算。反倒是在天子的支援下,從翰林院修撰,升為翰林院侍讀學士。

這種提升從品級上講意義不大,不過是從六品提拔為正六品,而且翰林官沒有油水,亦無實權,正六從六,權柄上沒什麼差距。可是這是一個風向標,證明了皇帝對於這次事件的態度,讓那些同樣被貼了帝黨標籤的人大覺有奔頭,隱約開始把嚴嵩奉為自己一方的盟主。

嚴嵩這人做人是沒的說,在嚴世藩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