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清楚得知道,戰爭既然打響,就需要把所有的本錢都押上去。
他相信法蘭西,他相信法蘭西不會失敗。這個國家擁有六七十萬常備軍,每年的軍費達到了將近八億法郎――柳宇幾年坑騙,才造成了東方匯理銀行區區六百萬法郎的損失。
法蘭西一旦投入戰爭,那必將是任何東方國家都無法對抗的,他可以輕鬆地在遠東投入上萬法國部隊,同樣數量的殖民地部隊和外籍軍團,再加上直接從殖民地招募上萬名士兵。
至於戰爭軍費,從幾千萬法郎到上億法郎都是大有可能的,這樣強大的軍隊和這樣龐大的軍費,是任何一個東方國家都無法抗衡的,但是他的問題是:“殖民地要為這場戰爭犧牲多少?”
他猶豫了一下,那邊有人搖響了門鈴。
沁衝總督匆匆忙忙地寫下了自己的批覆:“我完全贊成你們為獲得戰爭勝利而採取的一切措施,我”
他最後還是猶豫一下:“我將從殖民地的經費裡暫時借給你們一百萬法郎,東方匯理銀行西貢分行也可以提供力所能及的協助。”
寫好了批覆之後,他大聲地叫道:“請進!”
門被推開了,一個法國人露出了頭:“總督閣下,我帶來河內地區最確切的戰況以及打勝這場戰爭的辦法。”
第一百一十三章 善後
“這麼說我們在河內的陣亡數字超過五百名?”在傾聽了克雷格的解說之後,沁衝總督才明白東京地區的情況如此之糟。
在原本他的預料之中,雖然李維業和韋醫少校戰死,但是情況並不悲觀,到現在為止的整個戰鬥正如梅依少將報告的“幾百人戰死”,這個幾百人當是指一二百人戰死。
但是參與戰事的克雷格經理卻以內行人的身份說道:“僅僅五月十九日的巴尼廟戰鬥,李維業派遣隊就有三百名以上的法軍官兵戰死,到現在為止五百名以上戰死的數字僅僅指法蘭西人,土著步兵據說也有數百名戰死。”
阮有明神父在一旁補充了:“我們離開海防的時候,那裡有幾百名重傷員,卻只有幾名醫生和護士在照顧他們,每個小時都有人死去。”
這讓總督的心情糟透了:“真是一個壞透的訊息,我沒想到情況居然會如此惡劣。”
他現在算是明白了為什麼梅依少將在明明知道即將有一千七百名從本土出發的援兵馬上就要抵達西貢的時候,還要自己從交趾支那調出一千名法國部隊和土著步兵去增援東京。
他甚至不經過自己的允許,就決心招募東京土著步兵,直接派人到香港去購買裝備。
他無法想象,黑旗軍真的讓法蘭西軍隊遭到了這樣的重創?
他的神情被克雷格經理捕捉到了:“黑旗軍並不強大,您剛才述說並非事實,前線指揮官大大誇大了他的兵力。”
沁衝總督看了一眼窗外:“我相信,黑旗軍絕不可能有十萬和五萬把速射步槍,他們應當只有五千人。”
克雷格經理猶豫了一下,才報出一個讓沁衝總督滿意的數字:“不,他們又招募了一些新兵,所以戰鬥開始時有六千三百人,這是內線情報。”
這是克雷格經理的猜想,他現在對於黑旗軍的瞭解並不比沁衝總督多上多少,但是他需要迫切地向東京部隊增派部隊。
他已經給東方匯理銀造成了五六百萬法郎的損失,但是最初的驚慌之後,克雷格這個投機者卻發現從理論上他還有翻本的機會――細柳營的所有貸款都是有著足額的抵押品。
甚至從理論來說,只要法蘭西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東方匯理銀行甚至還有鉅額的回報,要知道經過估算,細柳營抵押所有的礦產價值高達五千萬法郎。
克雷格經理一邊在轉移資產,一邊趕到河內去逼迫李維業儘早出兵,結果卻是一場痛苦的失敗,但是離開河內的時候,他和阮有明神父同船,他們很快找到了共同語言。
那就是把戰爭擴大化,徹底消滅黑旗軍,而法軍初期的失敗讓他們有共同的看法:“我們需要更多的投資。”
在本土作出決定之前,殖民地的法蘭西人首先要行動起來,勇於維護法蘭西的利益。至於對東方匯理銀行可以遇到的更大損失,克雷格經理毫不在意,既然已經損失了六百萬法郎,那麼損失六千萬法郎也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
克雷格經理在海防的大膽甚至超出了梅依少將的想象,他開出了兩百萬法郎的授信:“少將閣下,你可以拿著這筆經費招募土著步兵,也可以用這筆錢去香港購買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