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些事就怕比,新版《天龍八部》雖然很不錯,但相對來說,在很多地方還是不如《大唐雙龍傳》製作的jīng良。畢竟這資金就比不上,技術差了一大截,更不要說其中那些配角拿出去都是個頂個的大牌明星,兩者瞬間就分出了一個等級。
這從兩者都較高,但明顯有了差距的收視率就能看出來,新《天龍》平均收視率能保持在16%~18%,而《大唐》已經達到了17%~20%。
很多資深的武俠迷現在都開始認為,中國的武俠劇有三個劃分時代的代表作,分別是七十年代古龍的《楚留香》,八十年代金鏞的《shè雕英雄傳》,而2000年之後就是《大唐雙龍傳》。
現在,每個星期六、rì的晚上,只要是開啟電視大家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那就是收看《大唐雙龍傳》最新的內容。年輕人們愛看自己的偶像,中老年人喜歡看陳道民、陳寶國、張豐毅、唐國強這些影帝級別人物的演技,而小孩子們則是鐘意裡面jīng彩絕倫的武打特效。
四十集的上部《大唐雙龍傳》,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逐漸成為了男女老少在茶餘飯後必談論的話題,人們好像回到了當年《還珠格格》的時代,一部電視劇無人不知,無人不看。
那些以前各個經典武俠劇都在各大電視臺這段時間重播,藉著兩部“神作”的風cháo也取得了不錯的收視率。黃易的武俠書也憑藉得這股東風被引進內地正式出版,五十三卷的《大唐雙龍傳》奇蹟般地雄霸了書市兩個月的冠軍,讓這位大作家也晉升成為與金鏞、古龍相提並論的人物。
對此,黃大家恐怕真的要謝謝姜成他們。
………【第二百二十章 俠之論】………
() 在《大唐》與新《天龍》熱播期間,也不知道是有意或者無意,文化局的一干領導在開完一個討論會議後不久,央視的《新聞/聯播》裡也首次出現了這兩部電視劇的訊息,各大電視臺開始紛紛製作著武俠著作的專題,《百家講壇》邀請來了號稱北大醉俠的孔慶東教授,專門開了一系列的武俠小說的話題,在收視上一舉取得歷史xìng的突破的好成績。這段時期裡,彷彿只要跟“武俠”扯上關係的東西,都能急速地吸引人們的眼球。
而像頂峰這般一星期播放四集的新穎播放模式在國內屬於首創,自然引來了不少人大罵,因為看得不過癮。但是這樣也方便於根據市場回饋的反應隨時修改劇本,以根據人氣的高低來決定調整各個主角之間的戲份。
一系列調查下來,各個主角雖然都各有簇擁,但是讓人意外的是,自開始姜成扮演的徐子陵獨佔鱉頭後,範彬彬扮演的“婠婠”竟然異軍突起、後來居上,與姜成的徐子陵開始並駕齊驅,成為最受歡迎的角sè之一。她那優美的倩影、白衣如雪、裙下赤足的形象已然成為了整部《大唐》中的最難以讓人忘卻的人物。
也正是這個顛覆以往武俠劇中的主角xìng格,亦正亦邪的角sè,不但不使人恨得咬牙切齒,反而是格外地惹人憐愛。冷血無情背後卻有著與徐子陵愛情,對“yīn後”祝玉妍的親情的強烈牽絆,範彬彬把這樣一個外冷內熱,內心炙熱的女子演繹著絲絲入扣,讓人愛不釋手。當然也是得益與姜成與張華標在改編劇本的時候把原著中的“婠婠”邪的一面描寫可愛了許多,而把她內心的“善”放大了所以,所以才造成這樣的效果。
然而兩部影視劇的放映效果還遠不止如此,它還在不知不覺中引發了一種社會現象,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重新開始審視了所謂的“俠文化”。透過兩部劇集的對比人們發現,黃易筆下的俠與金鏞的為國為民的俠之大者不同,顯得更加自我,更加的dú lì,俠文化也隨著時代在發展著。
雙龍中徐子陵是傳統儒家之俠,寇仲算是兵家之俠,而婠婠是道家之俠。
儒俠重在“仁”,通常都是忠心仁厚的老好人,如郭靖的純樸質直、厚道無偽。他們安於“社會本位”,秉持“中庸”,如郭靖活在“守住襄陽,不惜一死,為國御悔,為民造福”的信念中。儒俠們重教化、重共xìng、重社會理xìng,將天下蒼生,社稷安危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人人敬仰,卻謙虛禮讓,受人尊重。
兵家之俠則是亂世中的英豪之輩,重在“勇”,如“西楚霸王”項羽的霸氣無雙、傲視凌雲,秉承著“一己之力平天下”的理念,於亂世中揭竿而起,勢要建立新的政權。兵俠們重武勇、重強勢、重自身實力,將天下視為自己的手中物、盤中餐,因而顯得有些自私。人們懼怕、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