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都不做,也是浪費,“這樣吧,在營房周圍闢出菜地,白天讓她們給士兵種菜、做飯,晚上再接待士兵。”
“軍座,那她們不就是輔兵了?”
“輔兵?”洪承疇靈機一動,“她們的確像是輔兵,既然她們給士兵們種植水果蔬菜,就叫果蔬營吧!說出去也好聽。”
“果蔬營?這名字好,不知道陛下會不會同意?”
“陛下那兒,我自會上疏。”洪承疇想到上次朱由檢的回信,估計能同意,現在成立果蔬營,既能減輕士兵們的思鄉之情,又不用士兵們花錢,還能激勵士兵守土開疆的積極性。
吳小枝插了句:“說了半天,這些女人會同意嗎?”
“不同意也沒關係,我們會慢慢做她們的思想工作,再說,她們有得選擇嗎?”
“她們當中的許多人,上次不是勞過軍嗎?還有啥不同意的?”
“小枝說得不錯。”洪承疇想起朱由檢的信中,讓他不要激起民變,“參謀們先做好她們的思想工作,讓她們意識到,為士兵服務,就是為大明立功,千萬不要用強。”
果蔬營的組建,是出奇的順利,不知道參謀們用的是什麼發子,反正果蔬營的女兵,都是心甘情願“為士兵服務,為大明立功。”
既然她們認同了大明,願意為大明立功,大明也不能虧待她們,洪承疇多次告誡參謀們,一定要照顧好她們的身子,讓軍醫為他們定期檢查,另外,她們每天的伙食標準,與士兵一樣,不能歧視,不能虐待。
貝東縣算是正式成立了,但整個貝東縣,現在只有兩千居民,明軍在此駐紮了四千士兵,實在是太浪費了。
洪承疇留下了吳小枝的那個團駐紮在貝東縣,他親率其餘的三個團,繼續西進。
為了將來與布里亞特人的交流和聯絡,他帶上李芊芊和蔣慶隨軍出征。
西進之前那幾天晚上,參謀們安排果蔬營的女兵,專門接待西征的那三個團計程車兵。
吳小枝的那個團也不著急,三個團西征,並不會帶上果蔬營,士兵人數減少,他們每月的月票,肯定會增加。
洪承疇在蔣慶的指引下,順著色格楞河的方向,向西南挺近,行了不到一百五十里,遇到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流。
蔣慶也說不清,這是奇卡河,還是奇科伊河。
第325章又遇紅毛鬼
連蔣慶都不能準確說出河流的名稱,再說,這兩個名字,都不像是漢人的名字,洪承疇決定,乾脆給它改個漢人的名字。
洪承疇想了半天,卻沒個頭緒,突然,他看到清澈的河面上,飄蕩著一枚不知名的樹葉,小船兒似的。
“清葉……青葉。”
洪承疇決定,就它了:青葉河。
青葉河兩岸,有一些零星的布里亞特漁民。
蔣慶主動與他們搭話,因為是同源,語言上沒有障礙,他們倒是聊得甚歡。
蔣慶回來的時候,告訴洪承疇,在青葉河中游,有一個布里亞特人部落,人數應該在千人以上。
洪承疇大喜,他沿著青葉河,行了百里之後,果然看到一個布里亞特人的寨子,這裡距離貝湖的南緣,不足五十里。
蔣慶以貝東布里亞特人長老的身份,向他們介紹了洪承疇與明軍,當地的布里亞特人開始並不相信,以為蔣慶是被明軍脅迫的。
洪承疇釋放了幾名從紅毛手中解救的女子,女子果然是這個部落的人,經過她們的傳言,部落中的首領和長老們才有些信了。
布里亞特人發現,明軍並沒有限制蔣慶的自由,甚至蔣慶深入部落交接首領、長老們的時候,明軍並沒有派兵監視。
再經過李芊芊的溝通與談判,這裡的布里亞特人最終同意歸化為漢人,他們到底是聽信了蔣慶與李芊芊的話,還是被接二連三出現的紅毛嚇怕了,現在想求得明軍的保護,洪承疇並不知道。
洪承疇要的是結果。
布里亞特人肯歸化為漢人就行,洪承疇在青葉河南岸修築城池,謂之青葉城,並且比照貝東的方法,在此設立地方政府。
暫時沒有文官,洪承疇將軍中參謀劉迅留下來,作為城中的最高文官,至於這裡是立府還是立縣,將來由史可法定奪,暫時就是一個獨立的小城。
現在已經過了播種春小麥的季節,只能種上土豆、紅薯試試,布里亞特人依然過著漁獵採集的生活,但他們必須接受劉迅的管理,協助明軍築城、建房。
洪承疇留下一個團計程車兵,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