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正派地在讀書,忽然一股濃郁的胭脂香味鑽入鼻孔,隨即韋后像聊齋婦女一般飄然而至,武三思做驚訝狀,起身相迎,客套地說:娘娘深夜造訪,實不敢當。

韋后迷人一笑,伸出纖細玉手,輕掩武三思嘴唇,說了兩個關鍵詞:噤聲!滅燭!

武三思這次沒有三思而行,他立刻吹滅蠟燭。隨後,二人就幹了一些省略號的事情。

李顯登基真相—(唐)(13)

次日清晨,韋后向武三思索要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就是要求武三思在武則天面前保舉李顯為太子。

武三思沒想到,這一覺竟然睡出了這麼大的政治意義。他答應了韋后的要求,並指天發誓說一定辦。

武三思走了。沒多久,武則天的詔令就到了,要李顯遷回神都洛陽。

這就是野史說法。裡面至少有三個疑問。其一,韋后*獻身武三思,這個事是否存在,誰也無法確定。若確有此事,也是在極其秘密之下進行,並沒有招呼左右隨從圍觀。那麼,這事如何被外人知曉?

其二,武則天怎麼可能憑武三思的幾句好話和保舉,就下決心詔回李顯,並立其為太子。一個清醒且深謀遠慮的女政治家,是不會一時頭腦發熱的。當然,男政治家也不會。

其三,武三思也有機會繼承皇位。一個有希望當上皇帝的人,一個見色動心的人,會為了一個*的美女而放棄未來的後宮佳麗三千嗎?

由此可見,野史的說法很難成立。

那麼,武則天立李顯而不立李旦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原因有四。

第一,性格因素。

李顯機敏,李旦懦弱。從性格上講,武則天不會不考慮到這一點。她喜歡李旦的順從,可繼承皇位是在她死了以後,死了還需要誰來順從嗎?李顯自然更適合繼承皇位。

第二,民心因素。

立李氏為太子,就是還政於李唐。李顯是高宗李治生前親立的太子。李旦是她武則天廢黜李顯後立的太子。只有讓李顯歸位,才象徵著李唐王朝的延續。才真正順了民心。

第三,關係因素。

李顯和李旦都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相比之下,他們誰和武則天的矛盾、隔閡更淺一些呢?應該說是李顯。他雖然是有罪被罷黜,但廢黜以後,享受的是親王的待遇。武則天除了一開始讓他反覆遷移折騰以外,也沒再為難過他。而李顯也沒有興風作浪。一般來說,按照常規,被廢黜後就不可能再登帝位。而武則天還給他機會,把他詔回神都洛陽,重立為太子。李顯多少會心生感激,甚至可以盡釋前嫌。

李旦則不同,他私自接見大臣,有圖謀不軌的嫌疑。從此失去了武則天對他的信任,還殺了他的寵妃劉氏和竇氏。在感情上,這母子二人仇怨極深。

第四,宗法因素。

以宗法觀念來說,歷來是“立嫡立長”。李顯比李旦大。如果立李旦為太子,將來很有可能會引起一場皇位之爭的兄弟相殘。立李顯為太子,危險係數相對就小得多。

武則天考慮得很周全。就在李顯回到神都洛陽以後,她也沒有馬上立李顯為太子。而是等了半年,讓李顯先熟悉洛陽的政治環境。同時,讓皇嗣李旦也明白自己的意思。果然,半年後,李旦主動遜位於廬陵王。正合武則天心意。於是,將李旦降皇嗣為相王,李顯為太子。

李顯重為太子,已不是以前那個年少輕狂的沖天炮了。他變得謹慎成熟,再不會口出狂言,說什麼“我把江山給了韋玄貞又怎樣”之類的操蛋話。對於眼前的形勢,他有清醒的認識,武則天能把他從房州詔回來,同樣可以把他再貶回去,甚至將他處死。這是一個翻手是雲,覆手是雨的女人。在她手裡栽過跟頭,再和她相處,不開動腦筋是不行的。

李顯動的什麼腦筋呢?他決定和武氏家族聯姻。這樣既可以穩固自己的地位,又能和武則天搞好關係。主意打定,把自己的一個女兒永泰公主嫁給武則天的侄孫武延基。李顯和魏王武承嗣就成了親家。接著,李顯又把自己的*安樂公主嫁給了武則天的另一個侄孫武崇州,這樣一來,和梁王武三思也成了親家。

李顯登基真相—(唐)(14)

要說這就安全了吧?不,李顯和武家結親,惹到了兩個人。這倆人不是別人,就是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和張昌宗。

事情發生在長安元年,公元701年9月,武延基、永泰公主夫婦和李顯的兒子李重潤對武則天寵幸“二張”表示出極大的不滿。“二張”覺得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就跑到武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