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都是開了外掛的存在。劉備和孫權則是靠著天險和老邁的曹cāo的昏庸才有機會苟延殘喘,等到司馬家把內政理順了,用著老曹留下的遺產輕鬆完成了全國統一。
既然不打算做皇帝,那麼這枚傳國玉璽該如何處理就要好好思量思量,否則就和傻蛋孫堅似的不但沒能從玉璽上撈到一丁點好處,反而因此戰敗身亡,部隊也險些被人完全吞併。
所以比起那個被玉璽衝昏了頭腦的孫堅,孫策的處理就聰明的多,也是李書實可以借鑑的榜樣。只不過這其中對於時機的把握就顯得非常重要,至少現在是沒什麼可能。
將玉璽交到董卓手裡?李書實可不認為這是一個好主意。就算曹cāo和袁紹能夠開出的價碼都要比董卓高,因為他們對於這種儀式xìng的東西顯然比更注重實利的董卓更為看重。
微微嘆了一口氣,李書實將玉璽收回到了寶物圖鑑之中,而將傳國璽裝回到了那個朱漆的匣子裡並用錦囊包裹。
說起來那個匣子也很有意思,因為無論是李書實的玉璽還是傳國璽,放進去之後都能夠遮蔽住它們身上散發出的如同shè線一般的光芒,而不是像普通的盒子那樣無論如何也會散發出玉璽的光芒,而且隨著時間的持續,光芒也會愈發的明亮。
顯然這個用來承裝傳國璽的匣子應該是特製的,否則恐怕誰都會對那種穿透力極強的shè線感到恐懼吧,畢竟誰這道那玩意穿透了身體會對自己造成怎樣的影響。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原本在這次洛陽大亂中丟失的玉璽卻直到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