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縕和荀攸,這是李書實提供給黃忠的幫助,就好像對於當初初為一郡太守的自己,當時身為皇帝的靈帝劉宏將盧植排到離石一樣。
唯一有所不同的是,比起當初身上還秘密揹負了監視自己責任的盧植,不論是郭縕更別說荀攸身上都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反而李書實還希望黃忠能夠透過他在世族圈子中的人脈軟化荀攸的政治立場和態度,從而讓對方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幷州軍之中。
至於黃忠本身的忠誠,那是無論如何都絕對靠得住的。
選擇黃忠作為新任的朔州牧李書實也是有著自己的考量的。
正如黃忠之前說的那樣,如果李書實僅僅只是想要對盧植的政策蕭規曹隨的話,那麼他大可以選擇鍾繇作為繼任者,哪怕這個繼任者或許的確就像李書實說的那樣在某些時候會成為一個有那麼一點不太安定的因素,但是總體而言卻並不會真的鬧出大亂子。
甚至來說有他的存在,還會讓朔州作為幷州的大後方為李書實提供額外的幫助。就好像另一個時空中作為三輔地區的最高決策者他除了為曹操安定了其側翼,而且為曹操集團贏得官渡之戰主戰場的勝利提供了不少的幫助,同時在之後的河北之戰也是亮點頗多。
事實上聽聞此事的程昱第一個推薦的人選也是鍾繇,畢竟無論是政績還是出身亦或是手腕,甚至就連戰場征戰雖說鍾繇並非那手卻也並非一竅不通。只要為其配備一員良將,鍾繇完全可以與之配合發揮出1+1》2的效果來。
只不過當李書實得到了來自河內的情報後他最終還是否決了程昱的提議。
原因無他,李書實覺得自己或許之前受到另一個位面歷史的印象影響太深,對黃忠固有的印象便是那位被諸葛亮一點就著,絕對不服老的武夫形象。哪怕之前因為知道黃忠出身南陽大家族,並不缺乏一些交際手腕,於是將河內那個敏感而複雜的地方託付給他,其實更多的也不過是因為他的武力可以保證在後方隨時鎮壓反抗者,就好像張繡在河東做的那樣。
只是出乎李書實意料的是,面對李書實的“信任”。黃忠卻為他交出了一份讓人吃驚的答卷。
雖然說其中不乏有司馬氏、山氏、楊氏、張氏、常氏等家族的支援。但是黃忠能夠在不到一年的時間便將河內的世家豪強之間的關係梳理得比較順當,不但順利完成了秋收春播,而且讓關東諸侯的輿論戰和攻心戰在河內郡沒有了施展的空間。
最重要的是,這一切並不是靠武力。或者說武力僅僅只是被用來作為背景而非手段。
直到這個時候。李書實才開始發覺。或許黃忠所擁有的潛力並不僅僅侷限於軍事上,哪怕從他的屬性上來看他的智力潛力並不令人感到驚豔。
但是,作為一名思想成熟的大人。同時又是生活在情況相對比較複雜同時也是大漢政治圈中地位頗為重要的南陽世族集團中,黃忠得到的待人處事的經驗顯然遠非李書實所能想象,只不過這位中年大叔因為其豐富的生活經驗讓他將這一切巧妙地隱藏了起來。
直到被李書實“逼著”走上了一個他不全力發揮就會出亂子的位置上。
也正是在河內太守的職位上,黃忠往日積累的智慧一點一點變成了實際能力。哪怕不可否認河內作為地靠河南的大郡,一向不缺乏人才,低階官吏的水準遠超全國平均水平,但是能夠熟練駕馭這些人並讓這些人發揮水準之上的工作效果,黃忠的能力依然值得稱道。
所以李書實相信只要黃忠有能力搞定荀攸,讓那位大爺能夠發揮五成以上的能動性,再加上郭縕,以及李書實在朔州安排的其他親信的幫助,黃忠的朔州牧之旅還是值得期待的。
怎麼說人家也比當初的自己給力多了啊。
而隨著盧植離開朔州,朔州的整個政治佈局也將隨著李書實的入主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而且李書實的戰略目標也與盧植有著不小的區別。
不過介紹李書實的安排之前還是先要說一說盧植治下朔州的政治環境。
雖然李書實並沒有放鬆過對那裡的關注,同時西河李家以及一些其他李書實曾經遺留在那邊的勢力可以為其傳遞訊息,但是因為盧植的朔州對於幷州而言基本上可以說是完全無害的,所以那邊情報無論是重要性還是緊迫性都屬於所有情報中較低的等級。
事實上如果不是這次董卓突然將盧植招入長安而盧植也響應了這一提議,賈詡甚至都不會將與朔州有關的情報提交給李書實——因為實在是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