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歲的大媽,就算是對方美如趙雅芝、李若彤那樣的估計卸妝之後也能當貞子用了吧),這位在烏孫經營多年的公主直接派人刺殺自己的丈夫,可惜的是沒有完全成功。結果原本就在漢匈之間搖擺不定結果誕生了親漢與親匈兩派的烏孫因為統治者的分裂而徹底的拉開了架勢。
那時已經是漢宣帝的時代了,被趕到漠北去的匈奴人對於西域的控制力已經大大降低。所以漢王朝對於這裡的事物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可是雖然大漢很想幫親不幫理拉拉偏架,可是匈奴人在這裡的影響力實在是太根深蒂固了,無奈之下,大漢只好將烏孫一分為二。漢朝公主的兒子拿大頭,匈奴女的兒子拿小頭。貴族們支援誰就到誰那裡去上班。
這樣一來,原本《漢書-西域傳》中號稱“戶十二萬,口六十三萬,勝兵十八萬八千八百”的西域最強國家就這樣被一分為二了。雖說分裂後的兩個國家視對方為宿敵,只要有機會就要給對方來兩下子,就好像現在的南北蘇丹一樣,讓大漢這個宗主國煩不勝煩。但是,也正是因為這樣,大漢不需要再擔心烏孫這個西域的龐然大物有能力顛覆大漢在西域的統治。
嗯,說起來就好像南斯拉夫和蘇聯一樣。統一的時候是誰也不敢小覷,誰都要拼命拉攏的國度,可是一經分裂,等待他們的就只剩下被逐漸蠶食的厄運。所以說看歷史知現在,一個統一的國家是多麼的重要。也正因為這樣,所以自秦以後,國家統一都成為歷代中原王朝帝王們的最高準則。由此可見,嬴政這個皇帝真的無愧於他始皇帝的這個稱呼。
可是現在的情況似乎出了那麼點小問題,按照阿不都黑力力的說法,隨著大漢對於西域統治的放鬆,尤其是建寧三年涼州刺史孟陀命任涉攻打內亂的疏勒國卻四十日沒有拿下,雖然成功的利用行刺的方式將叛亂首領的頭顱割去,但是最終卻也沒能改變事情的結果。而這也是財政日益吃緊的大漢對西域最後一次有記載的管理。而這之後,因為西域距離大漢太過遙遠,管理成本高昂有沒有當年那麼重要的戰略意義,劉宏隨即便放棄了對這裡的管轄權。
可是漢朝食之無味的地方對於其他人卻不一定如此,首當其衝的便是代替了匈奴人成為草原霸主的鮮卑人,畢竟當初匈奴崛起的故事鮮卑人知道的相當清楚。而烏孫的大小昆彌之爭隨著漢朝的離去和鮮卑人的介入也逐漸開始進入新的一頁。
烏孫小昆彌勒拉索是一個用有雄心壯志的男人,可是之前由於大漢西域都護府的存在,讓烏孫的大小昆彌鬥爭過百年,雖然內心恨得咬牙切齒,但是卻也無力反抗大國的統治。
可是隨著大漢的撤離,事情出現了轉機,勒拉索發現原本籠罩在他頭上的鐵幕消失了。不過他畢竟是小昆彌,原本實力就比大昆彌遜色,百年的爭鬥即使是英法這樣的中世紀大國都有些吃不消更不用說地處新疆、中亞一帶的烏孫了,所以即使鐵幕消失也沒有統一的能力。
於是,聰明的他找到了鮮卑的檀石槐,希望能夠藉助鮮卑人的力量做後盾,仿照當初烏孫的先祖獵驕借匈奴之兵復國滅月氏的舊事。當然,那個獵驕翅膀硬了以後理所當然的開始掙脫匈奴人的韁繩,反過來藉助大漢的力量開始謀求獨立。
這個故事再一次告訴我們,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所謂的好朋友好夥伴現在用得著你的時候對你笑臉相迎,用不著你的時候或者感覺你礙事的時候便一腳踹開。
當然,將這種堪比東郭先生懷裡那匹狼的事情做到極點的就是某位海對面國家號稱“戰國時期”所有遊戲智力必然滿點的那個喜歡把箭都掰彎了的傢伙。
但是面對勒拉索的請求,即使知道對方的真實用意,檀石槐依然動心了。畢竟如果能夠為鮮卑人開啟一個西部通道的話,那麼面對大漢日益緊張的經濟封鎖鮮卑人也有了更大的迴旋餘地。再說在檀石槐看來,只要他鮮卑永遠強大下去,對方也玩不出什麼花樣來。
勒拉索成功了,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的烏孫小昆彌一派輕而易舉的解決了大昆彌,進而在鮮卑人的支援下,重新統一的烏孫開始了新一輪擴張兼併的道路。而恰在此時,檀石槐病逝,合連這個團結外族更甚於內部諸部落的新鮮卑共主上臺了。
這樣的領導顯然非常符合勒拉索的胃口,所以勒拉索也成為合連政策的堅定支持者。不過當覺得自己羽翼漸漸長成的勒拉索發現合連並不希望烏孫在西域過於強勢的時候,雙方自然而然的開始了一些摩擦,只不過因為鮮卑的強勢和大漢對於西域的遺棄,勒拉索無法像他的祖宗學習,成為一顆合格的牆頭草。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