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舵主。無奈當時蘇拙開始暗中追查鄭文平的死因。而亦榮亦枯兩人暗中看到蘇拙,就跟見了鬼一樣。他們當然知道,當年名滿天下的蘇先生,豈敢惹他?於是兩人便暗中潛逃而去。是以邱文武才會在鹽幫大會上無所作為,鬱鬱寡歡了。而蘇拙這樣的人,也沒想到會遇到這樣兩個人,才沒能追查到真相。
至於搭救宣寧,則是他們剛剛殺了鄭文平的時候。兩人又出現分歧,爭執起來。亦榮覺得這件事做錯了,乃是無端殺人,要受佛祖懲罰。亦枯當然無所畏懼,全不理會。
兩人正走在郊外,恰遇宣寧奄奄一息,在水中漂流求救。亦榮當即善心大發,認為上天有好生之德,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應該救人。而亦枯雖然不想救人,但一開始亦榮覺得不該殺鄭文平,如今鄭文平也死了,算是亦枯佔了上風。那麼在救宣寧這件事上,就應該讓一讓亦榮。於是亦枯也就勉強同意了。
兩人把宣寧救到一間沒人的屋子,向村民討了點熱水喂她。亦榮又為她度入真氣。他的內功精深,段無期造成的內傷不值一提。宣寧自然很快就活轉過來。
她牽掛陳奧安危,一醒過來就謝過二僧,想要去尋陳奧。誰知一看到臉盆中自己的倒影,不由得一怔。原來她摔下山崖,身上的傷倒是不重,唯獨臉上被劃了兩道口子。半張臉上皮肉翻卷,原本嬌俏的容顏,變得異常可怖。
宣寧心中大痛,又想到當年自己年少無知,被師兄段毅始亂終棄,已經不是完璧之身。幸而陳奧並不介意,真誠相待。可如今成了這麼一副鬼模樣,陳奧就算再有情義,也不可能接受啊。宣甯越想越悲,幾乎就像當場死去。
亦榮本著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宗旨,見宣寧悲哀,便勸解了一番。他也算是禪宗大師,一席話倒真讓宣寧絕了死志。只不過陳奧身邊是回不去了,她也不知如何是好。
而亦枯又很不耐煩,催促著趕緊上路。亦榮沒辦法,便要將宣寧帶在身邊。其實這已經違背了他不近女色的準則,但又附和他救人的準則。反倒是亦枯故意蔑視規矩,一下子就接受了帶個女人在身邊的提議。至於宣寧,正無處可去,也就跟隨了兩人。
他們在海縣盤桓了許久,宣寧在暗中得知陳奧在鹽場遇險,也十分擔心,急切地想要出面相救。但後來陳奧化險為夷,卻又跟龍青苹、趙菱這兩個姑娘打得火熱。宣寧頓時吃醋,但想到自己已經變成這樣,難道還不能讓陳奧與其他姑娘親近麼?因此她便看開了。只是看開了歸看開了,心裡卻著實難受,時常暗暗流淚。
後來亦榮亦枯匆匆躲開蘇拙,在附近晃盪了一陣。接著便聽說少林寺舉辦武林大會。兩人覺著此事大有可為,說不定能遇到幾個有潛力的徒弟。於是兩人商量著去少林寺湊湊熱鬧。誰知這番言談,恰好被淨塵聽到了。
淨塵上前攀談一番,察覺到兩人言語有異,不像正道中人。一交手就發現二人武功路數乃是七步生蓮的內功,立刻警覺起來。
這時候,宣寧已經用紗布裹住臉,一方面是想用藥消除傷疤,另一方面也是想遮醜,以免被別人指指點點。她雖然認出了淨塵,卻不敢上前相認。
亦榮亦枯與淨塵一路打到少林寺山腳,一直沒討得了好處。後來實在難敵,索性不再上少林,帶著宣寧一路往北。只不過宣寧雖然不敢與陳奧相見,但心裡著實掛念,一路打聽他的訊息。亦榮亦枯見狀,不免出言嘲諷。不過三人相處熟了,宣寧知道他們兩人並沒有什麼壞心眼,反倒成了朋友。
後來他們在汴京城外救了柳永,折轉去了遼國。亦榮亦枯要去聯絡一位舊人,那就是天狼派的掌門蕭千鈞。因為當年無我聯絡契丹出兵的時候,與這人打過交道。而蕭千鈞也派人到過菩提門,與亦榮亦枯有些交往。
他們兩人尋思,中原武林一團糟,根本找不出個像樣的人才,索性就出了國,去見識草原上的大好男兒去了……
………………………………
第469章 別後奇遇(下)
這三人奇怪的組合一路往北,行程並不快。一路上宣寧漸漸與他們熟悉起來,對他們的底細也有了一些瞭解。雖然宣寧對他們一些行為十分不齒,但她又覺得自己現在也是沒法見人,在心態上倒是與這兩個邪和尚靠近了些。
彼此之間熟稔了許多,難免就會聊到武功的話題。亦榮亦枯無意中發現,宣寧竟有一身俊俏的功夫。亦榮暗暗納罕,趁機偷偷教了幾句七步生蓮的心法口訣。
沒想到宣寧竟然悟性奇高,一點就透。那幾句口訣,學起來比當年亦榮亦枯兩人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