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8部分

王長畏的回答也很直接,在茶館喝茶的時候聽來的,其中一個人自稱是遼東一名把總的親戚,說經常看到往關外拉糧,十有仈jiǔ是販賣給韃子所以,我上前套話得知此事大概是真的,所以才上本彈劾

這話說完,嶽肅是真心沒脾氣,明朝就這制度言者無罪,聞風奏事,參了就參了,參錯了也不能把人家怎麼樣話說回來,人家王長畏參的也沒錯,袁崇煥在刑部的時候,自己都招認,擅自販賣軍糧給蒙古人了

哪怕買糧的人說錯了但你袁崇煥一點也不冤枉,人家王長畏是恪盡職守,一點也沒做錯想要審問王長畏,是不可能的事情你嶽肅官再大,但不能不講理,只能簡單的聊兩句,放人家回去

一天之後,信王朱由檢被東廠押解進京這等案子自然不會由刑部來審,現在的宗人府,也早已被禮部接管,所以只能由東廠來審

曹化淳已經得到張嫣的囑咐——嚴審

誰都知道,如果張嫣不是太后她的兒子不是皇帝,那張嫣絕對會是一個賢惠的嫂子可現在不同她的兒子是大明朝的皇帝,但凡要威脅到自己兒子皇位的人,絕對不能姑息

曹化淳明白張嫣的意思,哪怕朱由檢是王爺,他也不會留半點面子可是朱由檢在受審過程中,表現的倒是坦然,關於福王有意造反的事,他不僅表示自己知道,還說自己在得知福王意圖謀反的時候,就派王承恩入京奏明天子,至於說王承恩為什麼沒把奏摺送到,他實在不知

這個藉口倒是不錯,但曹化淳不是老糊塗,jīng明的很,你說已經派王承恩入京呈奏摺,那朝廷可以去緝拿王承恩對質但是,有一點你要說清楚,福王擅離封地,煽動你造反,你當時為何不將他拿下,亦或者告知登州府將他拿下你這麼做,到底存的是什麼心思?

朱由檢的回答是,當時沒有將福王拿下,全是因為考慮到同宗的份上,心有不忍,希望福王迷途知返可後來福王走了,又擔心福王鬧出亂子,對不起當今天子,所以又派王承恩入京奏事

他將自己洗的倒是挺乾淨,但他也明白,不管自己怎麼說,自己這個王爺都別想幹了,因為你知情不舉,說是派王承恩來了,可王承恩在哪?不管你怎麼解釋,當場不把福王拿下,那就是你的罪過,削藩是肯定的了,差距只是能不能保全xìng命

受審的若是旁人,東廠肯定是要動刑的,可眼下之人是王爺,這叫曹化淳如何下手只能拿著眼下審出的口供,到張嫣那裡交差

張嫣也明白曹化淳的難處,考慮到朱由檢是丈夫的親弟弟,得饒人處且饒人,廢了你的王位,留你一條xìng命,也算對得起先帝了這是皇家的家務事,不需要外臣來管,當然也不用和內閣打招呼,直接下旨,罷免朱由檢的王位,貶為庶民,也就完了至於說福王朱由菘和袁崇煥麼,那可就參了,朱由菘賜死,留全屍,袁崇煥凌遲,滿門抄斬

旨意下達,朝臣沒什麼好說的,但嶽大人卻不幹了,當即上本反對內容很簡單,rì照那裡的案子還沒審出來呢,死了多少人命,豈能就此含糊朱由檢是重大嫌疑人,絕不能輕易縱容,起碼要審明白rì照的案子到底和他有沒有關係再說

張嫣本不想殺了朱由檢,嫂子殺小叔子,實在不太好,也對不起他的哥哥呀但嶽肅說的也是在情在理,而且嶽大人又是朝廷柱石,這次輕易平定叛亂,全仗著嶽大人,不給這個面子,實在不太好然而,現在旨意已下,君無戲言,就這麼讓你嶽大人駁回來,皇家的尊嚴何在

於是,張嫣把內宮中的骨幹都喊了過來,劉名果、曹化淳、趙治,讓他們給幫忙拿個主意,看怎麼辦好

這三位在關鍵的時候,都是要向著皇家,但同樣也不願正面得罪嶽肅關於朱由檢的案子,他們可以看出,太后的意思是不願讓嶽肅多管,順著說話,固然很好但是,他們也怕因此得罪嶽肅,劉名果和曹化淳都和嶽肅有些瓜葛,誰敢亂說,保不齊哪個把話傳到嶽肅的耳朵裡,上次爭奪議會席位,那是事關皇家的利益,嶽肅也不會怎樣,可這一次,明顯不同rì照港是嶽大人的心血,讓人這麼毀了,還找不著人,豈能不眼紅,真就攔著,你也未必攔得住,搞不好rì後,還得把自己搭進去

三個人想了半天,想出這麼一個說辭,能想要一塊,可見這三位都是狐狸級的人物他們的法子是什麼呢?很簡單朱由檢現在都已經是庶民了,牽扯到什麼案子,刑部可以自行拿人,審問一個庶民,還需要向皇上請旨麼

張嫣聽了這話,一想也是,順水推舟,好壞都有你嶽肅來揹著,任何口實也絕不會落到我的頭上好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