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是那句話,
勿動,動則國滅。
龜茲國力倒是不比高昌弱,甚至可能還比高昌強些,不論經濟還是人口、軍隊都要強點,但那也只是個綠洲國家。
漢代時,西域都護班超撤換匈奴所設立的龜茲王尤利多,扶持白霸為龜茲王,從此開始直至唐代白環為止的近八百年內,白氏作為龜茲王室,一直統治著龜茲。
但八百年,白氏統治的龜茲國,也始終沒有走出那片綠洲。
始終也就那麼小十萬人口,萬把士兵。
到如今,
龜茲成為西域佛國,國家不大,但伽藍百餘所,僧徒五千餘,每歲秋分數十日間,舉國僧徒皆來會集,上自君王,下至士庶,捐廢俗務,奉持齋戒,受經聽法渴日忘疲。
大好時光,也沒抓緊說集訓士兵,提升國家防衛力量,也不說搞搞生產發展經濟,倒是專心興盛釋家。
龜茲國人人向佛,貴族豪強,每年投入大量錢財捐給佛寺,還都爭著建石窟修佛像。
真和尚假和尚,數量遠超士兵數量。
這樣的龜茲國,別說八百年,就是千年王朝,武懷玉都不把他們放在眼中,而歷史上,後來大唐就是在滅高昌後,又先後滅了焉耆和龜茲,
並在滅龜茲後,把安西都護府,從高昌遷到了龜茲城,使得龜茲成為西域中心。
現在說滅龜茲,還有些早。
但借用范家此事,跟龜茲王搞下服從性測試,也是可以的。
次日,範歡進被安西牙軍拿下,范家被抄家。
訊息迅速傳開,
原本還在拖延觀望不想內遷的許多高昌豪強大戶,一聽這訊息,也慌了。
先有左憧熹,又有範歡進,短短時間,高昌國內原來兩個有名的豪強就都落了個身死族破的下場,
這下誰還敢懷疑大都護府的決心。
連夜開始打包行李,
第二天,就有人開始到都護府報備,然後開始搬遷。
一時來不及的,也要先表明姿態,派些子弟去中原打頭陣。
“都是屬驢的,牽著不走打著倒退。”
武懷玉對他們這種認慫的表現絲毫不在意,這些人在高昌,以前那是豪門大族,但要放在整個大唐,也就是地方小土豪,不值一提。
這些人還不如麴智盛有魄力,那小子雖然一開始犯橫,但人家頭不鐵,撞了牆後馬上就知道改。
痛快的投降,痛快的去長安,沒再弄出半點枝節來。
現在長安面聖後,聽說皇帝對他印象還不錯,封了他一個金城郡公,又封他弟弟智湛一個縣公,也算是對高昌王族的一個體面了,還領了份閒職,給他們在長安賜了大宅,這也是一世富貴不愁了。
高昌的豪強大族們,都認識到了自己的弱小,
武相公那真是會砍人,砍人抄家一點不拖泥帶水,趕緊走吧,再遲就走不了了。
西州於是格外的熱鬧,
本地豪強忙著變賣田宅商鋪,有糧的賣糧,有作坊的賣作坊,帶不走的牲畜、奴婢也都變賣了,
因為太多人集中出手,
賣不上價格,
但賣不上也得賣,晚了可就有可能走不了了,甚至可能跟左憧熹、範歡進一樣的落個身死族破的下場。
誰也不想自己腦袋沒了,然後自己的妻妾女兒,進了教坊進了妓營,或是又被別人買去洗衣做飯甚至暖床。
一時間,倒是便宜了安西軍將領和那些新來的文官們,
這麼好的撿漏機會啊,
田啊地啊,住宅、商鋪、作坊,全是降價急出售,砍價空間極大,
武懷玉也是特意給官將們安排了個福利,有想在西域置業的,那趕緊趁這機會入手,手頭錢不夠的,可以都護府出借,或是給他們開條子擔保,去新開的戶部錢莊幾個官營錢莊借錢,利息還低,
也可以去武家開的私人錢莊等借,利息一樣不算高。
先讓將校官吏們去撿一波漏,等他們都買的差不多了,安西都護府才最後出手,把剩下的吃下來。
高昌的那些豪強大戶們也知道這樣很吃虧,
但相比起身家性命來,吃點虧就算是斷尾求生了,
他們還得感激武相不殺之恩,能給他們機會離開,感謝武相允許他們帶走金銀細軟,允許他們把帶不走的田宅商鋪等變賣呢,
大都護府和西州衙門都還特別派出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