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7章 新人換舊人

且是大婚後才實給。

就連長孫衝這個駙馬,也是得到了超凡獎勵,由欽州刺史入朝為秘書少監駙馬都尉,

欽州刺史是正四品下,秘書少監是從四品上,看著好像還降了一級,但長孫衝之前本品是從四品下的中大夫,

任欽州刺史,本就是高配,是來鍍金的,現在幹了兩年,調秘書少監的同時,本品升為正議大夫,那是正四品上階,

階升三級。

只差一步,就進入三品階了。

這官升的,別人只能羨慕妒忌恨。

但人家有個好爹,好姑姑,好舅舅,還有個好表妹妻子,

爹實封一千三百戶,妻子實封千戶,這些不也都是他的。

武懷玉還有點捨不得長孫衝回朝,這位頂級勳戚公子哥,雖然讓人羨慕妒忌,但為人性格不錯,辦事也比較有能力,不是那種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

他在欽州這兩年多,最讓武懷玉滿意的就是他能夠聽從武懷玉的安排,執行嶺南的戰略方針,雖說長孫公子在欽州也沒少辦私事,但大家都如此,只要在規則之內,不搞的天怒人怨,其實誰也不會說什麼。

長孫公子是知道分寸的人,這樣的人很難得,人家明明能搶,但人家還是守規矩。

他這一走,朝廷直接安排了韋叔諧來做欽州刺史,武懷玉心裡是有些無奈的。

他本來想安排個自己人,結果皇帝欽點。

這韋叔諧來頭也大,京兆韋氏,貞觀初堂兄弟三人並在尚書省,韋叔謙刑部員外郎,韋季武主爵郎中,韋叔諧庫部郎中,人稱三列宿。

要知道,慣例,叔父兄弟不許同省為郎官,但皇帝說欲成一家之美破例。

韋叔諧仕途很順,五年前還僅是五品郎官,但後來嶺南內訌,皇帝特派韋叔諧與李公淹持節下嶺南,宣慰安撫馮盎等,不僅平息嶺南內戰,還把馮智戴等嶺南豪酋子弟帶回長安。

韋叔諧一路高升,如今更是外放欽州刺史。

而且他更幸運的是,原來長孫衝做欽州刺史時,欽州是下州,因之前寧氏叛亂緣故,欽州都督府罷撤、欽州降等,可現在韋叔諧一來,欽州升為中州,

他這刺史也直接就升為正四品上了。

這次隨韋叔諧一起南下的還有他的老搭檔李公淹,員外散騎侍郎李公淹出任貴州刺史,這個貴州不是黔地的貴州,原是南尹州(貴港),還曾是嶺南的都督府之一。

現改名貴州,在欽州北面,鬱江中下游,北接黔江,這裡曾經設立過都督府,位置也還是比較緊要的。

韋叔諧和李公淹來嶺南,還是擔任這兩州刺史,有點突然,這兩人跟武懷玉沒什麼關係,但肯定跟韋挺更近,畢竟一家人。

李公淹曾是竇建德的人,他是其大將曹旦的長史,跟魏徵曾共事過。他還有個身份,趙郡李氏,朝中宰相張亮,都知道現在是趙郡李氏的狗。

他們的到來,會讓嶺南變的更復雜一些。

明知道這可能是皇帝對嶺南的有意插手,避免武懷玉在嶺南權勢過大。

武懷玉連反對的理由都沒有,真反對那就說不清楚了。

可惜長孫公子走了,要不然這傢伙是個挺好的合作伙伴,人家從來沒有啥太大野心,也不想爭啥主導權。

但韋叔諧和李公淹來了後,這兩刺史可就未必那麼聽話了。

吃著在長安起碼要一千錢一顆,而且沒有身份還吃不到的荔枝,幾人聊起懷玉的此次江州之行。

程處默牛見武吳師盛他們挺羨慕武懷玉的,雖然他們老子也都是國公郡公,但哪怕程處默他爹也是個實封世封刺史,但畢竟不如武懷玉自己賺了一個世封。

“江州是個好地方啊,尤其如今大瘐嶺開通後,贛江湞江相連,九江直抵廣州的了,黃金商道啊,九江將來絕對要成為上州的呀,說不定就是下一個荊州,你們武家世襲江州刺史,發達了,”

“子孫世代榮華富貴呀,”

幾人都羨慕不已,僅是那三分之一的稅賦收入,就讓人羨慕了。

江州現在一萬七千多戶,三分之一就是六千戶了。

而之前最高實封一千五百戶,但其實也只拿三分之二租賦,僅相當於千戶全封,

兩相對比,武懷玉這世襲江州刺史,那就等於六個實封一千五百戶,這還是世世代代的。

而之前實封,按例是下一代降一等封,實封食邑襲三分之一,除非特旨不降。

程處默也不見外的拍了拍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