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裴世清就立即說道:“我知道你是想給西港舶司那邊徵一些兵源,但你出的價也太低了點,你知道長安眼下腳伕的工錢是多少?”
“不知道。”
“長安腳伕算是收入最低的一群人,他們的每天可以得到差不多十五文錢,可以換到三鬥半的糧食,他們一個月可以換到差不多十石的糧食。”裴世清說完後柳木接了一句:“長安的糧價掉的很兇呀。”
“那是因為幷州與洛陽一帶糧食豐收,關中一帶興修水利。去年年初有小旱,若不是那縱橫交錯的水渠,怕是這次的旱災要死不少人,眼下雖然減產不少,但畢竟受災的地方不多,也沒有損失多少糧食。”
裴世清是在告訴柳木,眼下是盛世來臨,大唐的糧食產量高,所以價格就低了。
長孫無忌也說道:“河東裴家的工坊內,工匠一個月差不多是一貫又三至五百文錢。聽聞你三原的工坊給的更高些。”
“什麼意思吧。”柳木讓兩人說的直接些。
“就是你給他們太少了,若是翻一倍估計今天他們就會答應下來。”裴世清給了一個總結。
柳木哈哈一笑:“這巴掌大一點地方,他們說有近兩千個莊子,他們一個莊子是一百二十戶人,按咱們大唐的演算法,他們隼人就有近百萬人口。這一帶不是海就是山,兩位不去看看他們的領民吃的是什麼?”
“明天去看看。”長孫無忌也認為去看看的好。
至少長孫無忌還知道長安周邊貧苦的下縣,百姓平時的生活。
柳木當年……,算是貧窮這一類中的下等。
裴世清又給自己來了一杯:“原本老朽以為,你會先到北邊去。”
“為什麼?”
“北邊有個島,一半多都是山,挺大的。根據史冊記載,漢遼東諸郡管轄了幾個島,漢至北魏時期,那裡一直為朝廷提供海巨獸油。依禮法,他們現在還應該算是咱們大唐的屬國,可大唐一直沒有派人去過。”
“什麼?”柳木真是沒想到。
裴世清給柳木詳細的解釋了好久,因為地理名稱的不同,物種名稱的不同,柳木好久才明白過來。
原來裴世清說的那幾個島,其中就是庫葉島,還就是……後世的北海道。
提供的油,就是鯨魚油。
“你確定?”柳木真不敢相信,自己怎麼沒有意史冊之中看過類似的記載。
長孫無忌也說道:“我也看過前朝的一些文獻,確實是這樣。最後一次的文字記載是在孝靜帝時期,他們自稱是阿依努。”
柳木真的是沒想到,竟然還有這麼一段。
“看來要研究一下了。”柳木樂呵呵的笑了,如果那邊真的是中原的臣屬國,那麼自己就可以將大和國南北夾擊,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棒的好訊息。
接下來兩天時間,長孫無忌與裴世清帶人去四處看看,親眼看一看隼人低層百姓的生活,普通貴族的生活,高等……,算了這裡根本就沒有高等貴族,所謂的大貴族放在大唐還不如柳木手底下的幾個兵。
而柳木則陪著獨孤蘭若遊山玩水。
第三天,一隊騎士來到了這裡,他們是從熊本過來的,由隼人的一位小貴族負責帶路。
“郎君,這是我家將軍的信。”來人送上了劉仁軌的信件。
柳木拿起信的時候,這幾位送信計程車兵還有柳木的護衛在周圍擋開一個圈,不讓任何人有機會靠近,更不可能窺視那信件。
柳木開啟信一看竟然不是劉仁軌的,而是袁天罡的。
信中袁天罡觀天象,推測今年京兆地區會有大旱災,然後寫明瞭幾點實證,渭河水位下降,春耕的時候雨水過少,有許多地方沒有下雨,根據天象來推測必是大旱之年。
去年已經有了一場小旱災,今年若是有大旱災的話恐會有蝗災。
柳木獨自一人走到海邊的一塊石頭上坐下。
柳木在回憶自己讀過的唐史,歷史上的唐朝並不算是多災多難的朝代,但水、旱、震、蝗也在唐朝發生過幾百次。
貞觀初年兩次最大的災害,一個是貞觀二年的關中大旱災,另一個就是貞觀四年的黃河下游及支線水系的水災,位置大概是在河北、山東等一帶。
眼下歷史有些改變,此時才是貞觀元年。
但武德卻從九年增加到了十年,那麼今年就是大旱災的年代了。
獨孤蘭若看到柳木坐在那邊思考也走了過來站在柳木身旁。
柳木開口說道:“袁